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欧洲猪肉生产企业担忧失去中国市场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2日07:13 来源: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我们的同行非常关切这条新闻的后续发展。”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肉类食品公司总经理杰尼斯·塞拉当地时间20日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若中方真的对欧洲猪肉加征关税,对西班牙猪肉出口业将是“很可怕的结果”。6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关注。此前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车加征最高38.1%的惩罚性关税,令中欧贸易关系陷入紧张。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1日表示,欧方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贸易战”,责任完全在于欧方。

“希望不要波及到我们的猪圈”

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报道称,随着中国启动对欧盟进口猪肉的调查,西欧肉类产业或面临困境,中方若终止订单,将导致欧洲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更有行业者将这一风险形容为“噩梦”。近日多家欧洲猪肉生产企业负责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类似担忧。

赛拉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我们希望,欧盟对华加征电动车关税引发的贸易风波,不要波及到我们的猪圈。”塞拉坦言,任何来自中国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触动西班牙猪肉出口业的神经,因为当地有大量的猪肉生产企业生计依靠对华出口。他表示,中国近年来增加对西班牙猪肉和猪蹄的进口额。截至目前,西班牙已经总共有超过25家肉联企业可以向中国出口猪肉及其制品,其中就包括加泰罗尼亚大区的好几家企业。“来自中国的市场需求可以说给我们的肉类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我们公司之前一直有产品供大于求的困扰,自从开展了针对中国的业务之后,公司的供求量开始平衡,这个良性运转一直持续到现在。”塞拉还表示,“我们的行业协会正在通过正当途径向欧盟施加压力,希望欧中之间的贸易摩擦尽快结束。”

类似的情绪也出现在欧洲多国的猪肉厂家中。德国下萨克森州农民诺贝特经营着一家拥有数百头生猪的农场。他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和饲料成本上涨,欧洲的肉类企业这两年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在欧洲的一些地方,农民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欧盟下发的各种补贴。

欧洲新闻电视台19日的报道援引法国养猪户塞巴斯蒂安·霍莫的话称:“中国企业从欧洲进口大量的猪耳朵、猪脚,以及整个猪头等部位。”这些部位并不被欧洲消费者接受,但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据德国农业世界新闻网19日报道,尽管中国宣布了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但德国农业部仍计划继续就德国猪肉向中国出口进行谈判。

西班牙荷兰丹麦法国首当其冲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进口猪肉总价值约60亿美元,其中西班牙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西班牙猪肉行业组织表示,西班牙去年对华出口逾56万吨猪肉产品,相当于其猪肉出口总量20.3%,总价值约15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和巴西,荷兰、丹麦则位列第四、第五位。

中国畜牧业协会作为此次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人,在申请书中列出了5家欧盟主要的猪肉产品对华出口生产企业,分别是西班牙faccsa、荷兰Van Rooi Meat、丹麦DANISH CROWN、法国GATINE VIANDES以及爱尔兰Dawn Pork&Bacon。

高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钱文婕2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在立案调查公告之日起60天后,中国商务部有权对被调查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如:加征临时关税或提供保证金。反倾销调查立案之后,相关市场影响将会逐渐显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20日表示,经初步调查确定倾销成立且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自初裁后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钱文婕表示,我国商务部曾在多种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采取过临时措施,比如:2024年4月19日,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进行初裁,通过保证金形式来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中国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王祖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果调查的结果显示,确实有倾销事实,中方会减少从欧盟的进口猪肉数量。欧盟当中,如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生猪产业是国内非常重要的产业,如果猪肉不能对华出口,许多欧盟的猪肉养殖户有可能会面临短期的亏损,或引发其国内猪肉产能收缩,猪肉养殖企业可能会经历一次“洗牌”,一些养殖主体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德国《日报》近日援引欧洲农民游说组织Copa-Cogeca的表态称,北京宣布对从欧盟进口猪肉进行调查将损害欧盟养猪行业的市场份额。当地肉类生产商被迫卷入“从其他行业传来的战火”。

在中方宣布对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后,西班牙表示,希望欧中双方在该问题上“有谈判空间”。“我们已经在通过欧盟寻找解决方案,在不损害该行业的情况下提供前进的道路。”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大臣奎尔波表示,西班牙和欧盟正在努力寻求平衡,保护其产品免受影响。西班牙农业、渔业和食品大臣路易斯·普拉纳斯则表示,“贸易战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在农产品方面”。他希望西班牙猪肉能够避免被加征关税。西班牙猪业联盟近日表示,将全力配合中国有关部门的调查,并称“相信在调查期限内,欧盟和中国有很多时间来达成一致。”

荷兰、丹麦和法国虽不及西班牙的猪肉出口量,但在中国市场同样占据一定位置。荷兰合作银行动物蛋白全球策略师谢拉德称:“欧盟对华猪肉出口全面暂停可能是一场‘噩梦’。”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副主席乌尔里克·布雷霍尔姆表示,中国对欧洲肉类的潜在限制将对丹麦肉类行业造成“难以置信的沉重打击”,他敦促各方尽快考虑对就业、食品安全和生产的影响。

中国猪肉供应会受到什么影响?

美国《纽约时报》6月18日报道称,就中国而言,对欧洲猪肉征收关税有助于保护本国的产业。这一利好也反映在了资本市场上,在商务部公布对欧盟猪肉进行调查的第二天,A股猪肉概念板块开盘后迅速冲高,多数个股飙升。

王祖力认为,对欧盟出口企业的倾销行为进行调查将利好中国企业。一方面,如果认定欧盟相关猪肉产品倾销,那么对欧盟企业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关措施,将有利于恢复被扭曲的市场秩序,保障国内产业的正常发展。国内的猪肉市场已经低迷了一年多,最近两个月刚刚开始好转,新一轮猪周期上涨出现端倪。此时,我国减少从欧盟进口猪肉,可以缓解国内猪肉市场的供应压力,改善养殖户的收益,更有力地推动新一轮猪周期的上涨势头。

对于限制欧洲猪肉进口对国内猪肉供应情况的影响,王祖力表示,总体看影响应该不会很大,进口猪肉占国内猪肉消费总量的比例大概仅仅有2至3个百分点。“最近这几年国内的生猪产能充足,去年,不少行业养殖场、养殖户是亏损的状态。”根据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2月,全国猪肉产量为5794万吨,同比增长4.6%。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猪肉同比下降11.7%。

此外,有外媒分析认为欧洲猪肉的份额可以被其他国家供应商所替代。路透社报道称,一旦丢失中国客户,欧洲农户可能不得不卷入更激烈的国际竞争。法国猪肉出口商协会Inaporc主席理查德表示,和更便宜的巴西、美国肉类比起来,法国猪肉在中国的竞争力优势并不明显。南美和俄罗斯的猪肉供应商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杨沙沙 环球时报驻德国、西班牙特派特约记者 刘赫 青木 王方】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