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他在“7·9”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这5年,湖北历经抗疫、脱贫、重振等大战大考。在生死攸关时刻、发展重压面前,湖北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人民至上”答卷。
湖北省直机关单位开展“青春为家乡代言”活动
下沉,我与群众“骨肉连心”
“我愿意”“让我来”“我先上”“跟我上”……
湖北省直机关广大党员请战的号角,在阴霾席卷武汉的天空时,格外嘹亮。
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以下简称工委)作为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单位,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组织组、督查组、宣传组、保障组,发出《倡议书》,动员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一线,与群众站在一起、战在一起。
自我加压,工委带头下沉,对口支援武汉市洪山区东湖、风光村和武昌区张家湾、西城壕4个社区。
倡议就是使命,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一封封请战书、一支支突击队、一个个下沉党员,成为寒冬里最踏实的依靠。
205支工作队(组)、240名厅级领导干部、2223名党员干部,迅速进驻联系点社区;4.9万名党员干部,就近就地下沉编入网格……
“谢谢省直机关下沉党员,党的干部真是好样的!”非常时期的考验,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赢得了群众真心认可。
以爱心换人心,以初心换民心。下沉,是一次生动的群众路线实践,让省直机关党员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
武汉解封后,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发挥机关优势、党员专长,资源、资金、项目向基层倾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谱写干群鱼水情。
水果湖区域停车犯难,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下沉党员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并对洪山侧路12号院停车场实施改扩建增加车位等措施,让群众停车不烦心。
省供销社以“三更灯火,脱鞋下田,刀下见菜,吹糠见米”的“拼抢实”劲头,发挥系统“党组挂帅、系统帮扶、龙头企业参与带动”的特色,调农资、修路、通快递……做到事事有回应、样样有着落。
件件是实事、件件暖民心。2943件,投入资金61.59亿——沉甸甸的实事,累积着群众幸福的厚度,镌刻着机关党员的为民情怀。
美好,我与群众共缔造
“以前想打球,只能在室外随便拉张网。社区建了驿站,冬暖夏凉,还有乒乓球桌,大家都乐意来运动。”近日,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居民说。
这处驿站,是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共建单位党员干部、社区以及居民代表议事会共同缔造的成果。群众有需求,社区来筹款;驿站建在哪、怎么建、后续谁来管,居民来出策;驿站建好后,居民来自管。
以共同缔造理念,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和“四下基层”,是湖北特色。
开展共同缔造,省直机关是资源“集散地”。省直机关能否在共同缔造中发挥关键作用,取决于这些单位能否推动资源、服务、平台等有效、精准下沉。
聚焦“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机关先行、争创一流”主题,工委通过出台指导措施、举办共同缔造培训班等方式,强化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责任,压实责任链条,督导细化制定“三张清单”,坚持领导领办、支部主抓、全员参与,研究提出各单位领导领办具体实事项目,化解一批“急难愁盼”。
工委带头作表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乡村振兴、对口企业、基层党建等联系点,走访解决基层困难。
在对口联系的张家湾社区,工委与省委组织部携手社区搭建“我的家园我作主”协商议事平台,2023年全年开展协商议事会421场。闲置的亭子被改造成便民服务亭,楼道乱飞的“小广告”被搬上小区公共电子屏,一批治理“顽疾”被攻克。
省人社厅推动人社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将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社保卡办理等3项高频服务17个具体事项下沉乡镇(街道)办理。建成“零工驿站”651家,将公共就业服务向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和工业园区全面延伸。
省住建厅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破解群众工作难、居民出资难、工程监管难、后期管理难,加速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在解“四难”中,总结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六共同、五联合”的工作机制。
省总工会聚焦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推动村(社区)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驿站建设等,打造一批具有“工”字特色、受职工群众欢迎的示范项目。
省医保局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努力打通医保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9个省区市工委代表参观武汉青和居社区学习湖北省共同缔造经验
“以奖代补”政策,是湖北促进共同缔造深入开展的特色制度。
工委会同省纪委监委和12家省直单位通过“以奖代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
省文旅厅2023年筹措“以奖代补”资金4355万元,用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群众文艺社团项目等,实打实将项目资金投入到群众中去。
省民政厅下发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以奖代补”项目等4个指南,建立“县级统筹、市州组织、县乡实施”工作体系。为促进交流互鉴、示范带动,工委还编印了《省直机关领导干部领办实事项目典型案例选编》。
2022年以来,省直机关共解决问题1.6万个,领导干部领办实事1396个,对口联系201个社区,3.5万人次下沉社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等一批民生实事,受到群众点赞。一项项数据,彰显了为民服务建新功的真情实意。
从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真情服务赢得民心,到与群众一道,创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省直机关以实干为帆、奋斗为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愁,我带乡亲一起留
“这两天有大到暴雨,要加强预警,把村里河沟桥库,还有村民房前屋后垮塌风险点,都要巡查一遍,有问题上报!”
6月20日一早,省卫健委驻咸宁市通城县东港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陈军就忙开了。
进入梅雨季后,通城下了几天大雨,他帮村里制定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这段时间,他不仅惦记着村民种的“米都麒麟”西瓜,能不能都赶在雨前收上来,还记挂着村民的房屋是否安全,行动不便的群众有没有困难……
陈军是105支省直驻村工作队的一员,也是机关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湖北是农业大省,乡村振兴、乡亲富裕,全省才能“上车”共同富裕。
送思路、给资源、用队伍,带着乡亲一起干,致富乡亲、留住乡愁,省直机关各单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展现机关担当、党建作为。
工委压紧压实驻村机关单位责任,把机关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党组(党委)书记党建述职评议。实行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工作队所在村责任捆绑,定期听取驻村汇报。
每年制定机关党建助力乡村振兴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形成了党组(党委)主抓、机关党委牵头负责、驻村工作队推进落实的工作格局。
省直机关各单位充分利用自身政策熟、资源多等优势,通过责任联担、组织联建、队伍联育、资源联动、乡村联治“五联”行动,推动乡村振兴。
英山县温泉镇大垴寨村是工委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工委先后帮扶该村完成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白莲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等10余个项目,协调帮扶完成2.8公里主干道升级改造项目等。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帮扶,从环境整治到精神关爱,大垴寨村肉眼可见地更美更富更文明更有活力。
紧扣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农业农村厅构建“党建+业务”聚合体。开展进农家听真话、下农田看真相、问农企取真经、联农户结真情“四农四真”调研活动。抓好党员教育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专业化“三农”队伍。
省水利厅系统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为安全、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饮用水,满足乡村旅游和农业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党史研究室以红色文化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党史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到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村,联合3家国家级出版社共建玉皇山村红色书屋,帮助该村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服务绿色发展。
每年春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乡村孩子们多了牵挂和期盼,因为远在省直单位的“爱心妈妈”们就要去看他们了。坚持党建带群建,省直机关开展爱心妈妈、巾帼建功等活动,为乡村未来插上希望的翅膀。
1096名省直机关“爱心妈妈”与828名困难留守儿童,大手拉小手、一起跟党走。
将机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红色引擎”便激活乡村热土。
省直机关党员干部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扎到群众中去,“第一方阵”的脚板更有力了。
来源:党员生活杂志(记者 段曼 通讯员 关杰青 汪新炳 蔡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