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武汉连续6年成为人才净流入城市 “学子留汉”工程七年回访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7日07:33 来源: 湖北日报

2023年11月15日,第十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决赛在武汉市硅谷小镇举行。图为选手参加线下路演。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孟锦涛    巨安储能创始人    CEO

贾殷秋    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博士    中兴通讯“蓝剑计划”成员

容欢龙    武汉市极客匠心网络科技公司

武汉,一座青春之城。

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130万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这里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2017年,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

买房租房打折、最低年薪标准出台、人才安居工程落地、系列创业扶持政策……落户、安居、创业等系列举措持续发力,让人才外流局面得到扭转。7年间,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已超过200万,提前2年完成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

如今,留汉学子数量稳步增长。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武汉已连续6年成为人才净流入城市。

“学子留汉”工程实施以来,高校人才是否“留得住”“留得稳”,在武汉有着哪些精彩的就业创业故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回访。

“95后”学霸放弃美国百万奖学金留汉创业

创新成果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见习记者 冯袁玥

今年年初,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园区内,一套储能时长达8小时的全铁液流储能系统完工投运,预计每年为园区节省超20%的电费。

这一项目由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巨安储能)开发,同时也是巨安储能在汉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从全套方案设计到设备入场,再到主体工程推进,创下了10天完成兆瓦级大型液流储能电站工程建设的行业新纪录。

巨安储能是一家新型大规模特高安全液流储能系统专业技术公司,由“95后”武汉学子孟锦涛创办,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新型全铁液流电池,相比锂电具有大容量、高安全等优势。

“这项技术萌芽于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求学时的研究成果,巨安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华科优质的科研资源和导师同学的帮助。”巨安储能的创始人及CEO孟锦涛说。

2017年,孟锦涛从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学生实验室,开始研究全铁液流储能技术,背靠校内科研资源,很快就有了技术成果。”孟锦涛回忆。

从华科毕业后,孟锦涛又前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继续深造化工能源硕士。随后,拿到美国全额奖学金读博士的机会,全学年奖学金近300万元。“当时心里很纠结,一边是高报酬的留美深造机会,一边华科的技术研究成果正亟待实现转化落地。”孟锦涛说。

当时,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经过一番思量,孟锦涛选择回汉创业。“身边家人朋友都表示过不解,放弃高额奖学金,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可我心里很笃定,长时储能项目一定有前景。”

2021年8月,在拿到百万种子轮投资后,巨安储能成立。2年多时间,公司已连续完成3轮数千万元融资。包括湖北长江电气园区在内,巨安储能产品已在诸多场景得到应用。去年7月下线暨并网运行的首台“250kW全铁液流储能系统”,已经完成3000小时的充放电稳定性认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位于黄石华创科技园的80kW/80kWh全铁液流储能工商业侧项目,已经稳定运行一年半。

目前,巨安储能已与大唐、中电建、中广核等多家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大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并将于近期在武汉中碳登大厦建设落地公司最新的储能站产品。“公司签订的意向订单已经超过25亿元。”

顺利的创业路,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公司成立初期,我就获评了光谷‘3551’创业人才,公司第一笔资金到账就是人才补助。”孟锦涛说,“后期,在我们有融资需求时,武汉团市委为我们争取了500万‘青创贷’,缓解了项目垫资压力。”

凭借“叫得响”的技术,巨安储能在各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崭露头角。2021年获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青年专场)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22年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4年在第八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中获得技术创新典范TOP10。“借助武汉市创新创业的平台,帮助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订单和创新团队。”孟锦涛说。

如今,孟锦涛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继续攻读博士。“在武汉求学创业的这些年,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创新创业的活力和包容性。依托武汉优势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能收获成功。”孟锦涛表示,公司目前与华科实验室保持长期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应用,将巨安储能的产品推广到全国。

“90后”清华博士就业首选武汉

四年成长为

技术总工程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在中兴通讯武汉研发中心见到贾殷秋时,很难相信这名“90后”武汉小伙,已是国内光通信领域顶尖企业的技术总工程师。

34岁,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博士,中兴通讯“蓝剑计划”成员。“蓝剑计划”是中兴通讯的未来领袖培养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最尖端的科技人才,起步年薪为40万至100万。2022年,贾殷秋成为技术总工程师。从博士毕业到成为总工,仅用了4年。

2018年,博士毕业前夕,贾殷秋放弃多家名企岗位,毅然回汉入职中兴。当时,中兴正处于开拓光电领域、追赶国际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期,对于青年人才求贤若渴。

“对比了很多城市的名企,觉得武汉中兴是兼顾发展前景和生活舒适度的工作机会。况且,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独树一帜,在这里也能学习到业界领先技术。”回看当初的选择,贾殷秋感叹是“正确的决定”,“一边是中兴不输于一线城市的优厚待遇,一边是武汉持续加码对留汉就业高校学子的礼遇政策,回汉定居工作无疑是我最好的选择。”

20多件专利、5篇国际论文……贾殷秋跟随中兴的发展一步步成长,在光传送产品技术研发领域收获诸多成绩。

“近几年,中兴通讯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武汉研发中心拥有超1000名员工,其中武汉的毕业生占比就超过一半。”贾殷秋介绍,公司对年轻人才有着成熟的培养体系,自己入职初期就加入了中兴“蓝剑计划”。“这是面向校招应届生的培养计划,实行业务和技术双导师制,入职时就会要求‘蓝剑同学’承担挑战任务,3年内要求成为总工后备人才。成为总工后,还会有青年领军人才等更高层次的人才培育通道。”

在中兴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下,贾殷秋牵头、参与多个重要项目的技术开发。2022年,与云南某通信运营商客户的合作项目中,贾殷秋牵头负责光缆质量排查的技术攻关,一年半时间,追上行业领先技术水平;光传送产品升级迭代项目中,主导产品质量改进,助力工程故障率下降30%。

对于有理想、愿奋斗、敢担当的青年学子,武汉不吝人才礼遇。2020年、2021年,贾殷秋相继获得“武汉黄鹤英才”“3551光谷人才计划”优秀青年人才等称号。

“在中兴的这些年,跟随公司的发展,我的职业道路很顺利,在汉生活也舒适安定。”贾殷秋笑着说,妻子同样是清华大学博士,也随着自己来汉工作定居,“我很享受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未来还会继续努力,争取成长为行业内的顶尖技术人才。”

三次创业失败仍勇往直前

武汉包容的创业环境

让我有胆气去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创小星”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校园文明共享双人单车、网络售卖鲜花饼、成立武汉市极客匠心网络科技公司……容欢龙的朋友圈,记录着这位云南小伙来汉求学创业的精彩经历。

“不知不觉走过7年,武汉带给我太多成长和收获。”容欢龙回看朋友圈的老照片,不自觉感慨。

2016年,容欢龙从云南入学到武昌理工学院投资学专业。自小家庭贫困的他,从入学起就做起各类兼职。“我送过快递,当过超市收银员,想着每月挣点生活费,也给家里减轻负担。”

简单的打零工生活,并不能真正让容欢龙充实技能。大二时,武汉市提出“百万学子留汉就业创业”计划,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层出不穷,点燃了容欢龙的创业梦。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2018年,容欢龙相继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大赛金奖、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第四届“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二等奖等30多项比赛荣誉。同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创业英雄百强人物”称号。

“当时,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奖状摆满了宿舍墙面。”容欢龙拿出照片展示,“通过创业比赛,我了解学习了很多创业政策。学校创业氛围又很浓厚,我就想能不能做一个大学生创业服务项目。”

由于多次在创业比赛中夺奖,武昌理工学院奖励给容欢龙2万元的校长奖学金。“这笔资金正好用于创业起步。”容欢龙欣喜道,“学校还新建了大学生创业基地,我们的项目成为了基地第一个免费入驻的团队。”

“创小星”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注册用户短期内达到数千人。可由于平台信息更新需要大量人力成本,加之团队创业经验少,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推广模式。仅一年,“创小星”便被搁置了。

“当时并未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试错。”容欢龙说。2018年至2019年间,瞄准学校上课“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容欢龙策划起“校园文明共享双人单车”,一时在武汉高校圈掀起热潮。然而好景不长,共享单车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容欢龙的单车品牌难有生存空间,再加上押金管理问题,不得不宣告停项。同样,另一个项目——网络售卖鲜花饼,也由于没有销售渠道而被迫放弃。

接连的失败,让容欢龙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当时想,要不去当兵或者回老家。”容欢龙说。可看着过往积累的经验成果,又割舍不下。

一次偶然机会,容欢龙接到朋友帮忙“改PPT”的诉求。“以前参加创业比赛时,对PPT展示制作很熟练,也常有朋友来求助咨询。”

2021年,在前往多地调研取经后,容欢龙和合伙人创办了武汉市极客匠心网络科技公司,专注于PPT展示制作及培训业务,服务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电网、武汉理工大学等企业和高校,年营收近400万。项目也先后获得武汉市人社局大学生创业项目资金扶持、共青团武汉市江夏区委青年之家大学生创业扶持等累计20万创业扶持资金。

“再小的技能,也能发光发热。”这是容欢龙的朋友圈签名。在武汉创业的7年,容欢龙深感这座城市的包容。“每次遇到创业困境时,学校、政府都会推一把,正是这样包容的创业环境才让我有胆气去闯、去试错。”

如今,毕业数年的容欢龙准备在武汉买房定居。“新出的人才补贴购房政策,正迎合了我的生活需要。未来,我希望扎根江城,在这里挥洒创业梦。”

记者手记

留住大学生

就留住了未来

□ 严芳婷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

英雄武汉,求才若渴。近年来,武汉进一步擦亮“爱才”名片,持续实施“学子聚汉”工程、“武汉英才”计划等招才引智政策,近3年留下96.8万高校毕业生。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留汉率逐年上涨,实现“人才中转站”向“人才目的地”转变。

聚才、留才的背后,是武汉不断推出的惠才举措。通过降低大学生留汉成本、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服务便捷度等措施,武汉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不断显现。

另一方面,人随产业走,大学生更是如此。没有高新产业承载,没有相匹配的薪酬待遇,没有创业所需的产业生态和创投环境,“留才”口号喊得再响也只是一句空谈。

这几年,武汉形成了以“965”为特色的产业体系,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到新兴的光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一批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同时,小米、华为、中兴等头部企业,纷纷在武汉建设第二总部或研发中心,大企业云集,为大学生留汉提供了平台。

人才流向预示城市未来,城市未来吸引人才。武汉人才虹吸效应还在持续加强,广大学子在汉就业创业大有前途、大有可为。

本版未署名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