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胤伍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盛夏的襄阳,山青水绿、风景如画。沿着逶迤的汉江一路向东,经古隆中、夫人城、习家池、凤陵古渡,直到唐城,处处游人如织。这座拥有两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因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沉醉其中。
民警开展巡逻防控
为应对暑期文旅热潮,守护群众开心、放心、舒心出游,襄阳公安牢固树立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构建“警景融合”旅游警务新机制,做实做细党建引领、联动共治、科技赋能三项举措,全力擦亮千年古城“文旅名片”。
心往一处想,党建引领打造“红色警务”
“您在前面路口右转,按标牌提示走就能下山了。”7月12日清晨,在襄阳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绿道上,岘首山警务室社区民警吴双泉带领党员服务队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工作。“每天早起爬山、晚上宿营的游客很多,有什么情况我们都能及时处理。”吴双泉笑着说。
客在景中,警在身边。近年来,岘首山警务室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护游“红色警务”,把景区及周边物业、安保、商户中的党员力量整合起来,成立联合党支部,设置党员服务队和党员先锋岗,常态化开展党员民警“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活动,全力服务游客。
民警排查安全隐患
7月3日晚,襄阳突降暴雨,岘首山警务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民警辅警和党员服务队队员及时救助受困群众,分流疏导过往车辆,排查景区安全隐患,当晚共救助群众32人,指挥500多台车辆安全通过涉水区。
红旗飘扬,藏蓝先行。襄阳各地各部门结合夏季治安形势和景区景点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特警支队建立以青年党员民警为核心的“景区服务队”,积极开展景区安防、维护秩序、服务群众等工作;高新警方建成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商圈夜市的商户、群众带来丰富多样的党群活动;谷城警方发动景区党员力量担任首席安全官,配合民警落实安全风险评估与整改;保康警方发起“党员进景区”志愿活动,为游客提供防暑、导游等贴心服务……
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一个个奔忙的藏蓝身影,汇聚起守护景区平安的磅礴力量。
力往一处使,联动共治打造“平安前哨”
“感谢民警同志!如果我们动起手来,后果不堪设想!”不久前,两名外地游客在鹿门山风景区游玩时,因为停车剐蹭问题发生纠纷。肖湾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启动“警景”联动机制,指令社区民警、景区工作人员和义警队员赶赴现场处置,在多方协调下,二人最终达成和解。
把风景区变成平安区,把网红点变成放心点。襄阳公安创新推广“公安小闭环+部门中闭环+社会大闭环”联动机制,为暑期文旅保驾护航。
——他们按照“显性用警、动中备勤、整体联动”的工作思路,组织治安、特警、交警、派出所等警力密切分工协作,在开展社会面巡逻防控的同时,突出热门景点、繁华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安全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他们与文旅、交通、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景区等部门形成治理合力,在景区及周边常态组织联合执法和隐患清查,深入开展防火、防盗、禁毒、反诈系列宣传,及时处理矛盾纠纷及游客求助。
——他们推行“警、景、群”联勤联动机制,广泛发动保安、网格员、“双报到”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加入综合治理,以全方位、高频次、动态化的巡防宣传织密景区治安防控网,切实营造安全稳定的文旅环境。
“警民护旅队”为游客服务
“无论白天晚上,总能看到警察的身影,让人安全感满满。”近日,来自北京的王先生一家在襄阳市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游玩时,鼓楼警务平台“警民护旅队”民警热情地为他们介绍本地“网红打卡点”,让人倍感暖心。
智往一处谋,科技赋能打造“数治景区”
汉水古河道边的龙潭小镇是宜城市有名的旅游小镇。6月底,6岁的小女孩萌萌与家人到小镇游玩,不慎与家人失散。天气炎热、道路曲折,焦急万分的家长报警后,龙潭小镇中心警务室民警迅速查看实时监控并组织实地查找,5分钟后,萌萌被平安送回家长身边。孩子能快速找到家人,离不开智慧警务的赋能。
襄阳公安依托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量接入景区监控、智慧交管、旅馆业信息平台,在实时掌握景区人流车流数据和治安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系统、无线指挥系统、警辅通系统,实现风险监测预警、警情快速处置、警力远程调度、流量智慧疏导、动态寻人找物等功能,确保景区安全,推动全域建成“数治景区”。
“涉水游玩有风险,请大家不要随意下水。”夏日炎炎,连日来,前往谷城县五山镇班河大峡谷风景区消暑纳凉的游客剧增,由于班河大峡谷风景区水域众多,进出均为临崖山路,五山派出所民警在组织常规步巡车巡的同时,远程操控景区“云哨兵”实时遥杆监控系统进行视频巡逻,通过广播进行安全提示,劝离试图“野游”的游客。
在襄阳各景区景点派出所、警务室,一键报警装置、可视化警务终端、4G对讲机、手持多功能喊话器等智能设备正逐渐成为“标配”,民警们向科技借力,结合一线执勤信息提高研判精度,切实提升景区智能管控水平和打防力度;同时,该所利用景区LED屏、广播、警务微信群等媒介,广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不断提升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让每一名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