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七零八落低产地变成集中连片高产田 公安县七旬翁包田50亩养虾种稻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3日07:46 来源: 湖北日报

2020年春节期间,王珍全(前排左二)一家九口喜团聚,在家门口合影。    (受访者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夏峻 王文初 龚殿

7月16日下午5时,荆州公安县狮子口镇龙船嘴村暑热未消。村民王珍全戴着草帽在稻田间来回查看,汗淋淋的脸上难掩喜悦:“秧苗长势好着哩!”

王珍全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给他添了三个孙子,一家九口生活无忧。70岁的他却不顾老伴劝阻,从村里流转了50多亩田养虾种稻,这是为何?

原来,龙船嘴村近两年通过“小田并大田”集并土地,曾经七零八落的低产田,变成了集中连片的高产田。水稻耕、种、收实现全程机械化,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收益更高。王珍全打趣说:“要是再年轻几岁,我能再包200亩呢!”

老支书有遗憾:

田块分散,没能带村民致富

龙船嘴村地处公安县西南,由和平村、王家厂村、治安村三村合并而来,曾是全县最偏远、最落后的地方,至今到县城还有一小时车程。

改革开放前,王珍全和父母、两个妹妹挤在和平村一间土坯房里,吃不饱、穿不暖。后来,他和妻子生下两个儿子,一家八口过得更加艰难。

“分田到户是一个转折点。”王珍全回忆,当时村里人多田少,把田块分成三六九等抓阄,家里共分到10来亩田。这些田,东一块、西一块,小的五六分,大的两三亩,被分散在15个地方,耕种起来十分不便。好在“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家都觉得干劲十足。

“打工潮”到来后,村里的劳动力纷纷加入南下大军,王珍全的两个妹妹去了广州。一些村民或白送或只要一袋米,就把田交给亲戚朋友代耕代种,有的甚至直接抛荒。那几年,王珍全先后担任和平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据他回忆,当时村里1000多人,出去打工的占一半。

2003年合村并组,王珍全不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继续跟田地打交道。两个儿子一个参军,一个上大学,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农业税取消后,农民负担减轻了,可是农资、人工越来越贵,种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他说,没能带和平村走上致富路,是他最大的遗憾。

新支书新愿景:

规模经营,贫困村变花园村

2021年,村两委换届,王维当选为龙船嘴村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

王维是王珍全的长子,退伍后和弟弟在武汉创业。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他让弟弟留在武汉,自己选择了返乡。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你得想办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王维压力不小:留守村民中,三分之一超过60岁,村集体欠债,全村连一条像样的生产路都没有。

龙船嘴村属于半丘岗地貌,全村10573亩耕地高低不平、七零八落,被分成4000多块,农机进不去、转不开,效益无从谈起。一些经营主体、种植养殖大户前来考察后,打了退堂鼓。

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是大势所趋。2022年,王维开始琢磨集并土地,隔三岔五便到相邻的义星村考察“三块田”(流转田、待转田、自种田)改革经验。去年6月,“三块田”改革在龙船嘴村启动,王维带着村干部入户走访,一连开了80多场户主会,同意流转的村民占73%。

随后,龙船嘴村与经营主体合作,对首批3700多亩流转田实施“小田并大田”改造。改造后的田块每块30亩左右,沟渠相通、道路相连,放眼望去一马平川。

过去代耕代种的田块,被集中到村里统一流转。如今,龙船嘴村引进4家经营主体,涌现了40多家种田大户,农户每年每亩收取800元流转费,抛荒地变成了香饽饽。通过平台公开竞标,王珍全承包了50多亩地养虾种稻,预计今年纯收益可达到18万元。

2023年,龙船嘴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收取居间服务费,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6万元,今年有望达到160万元。村里的欠账还清了,生产路修通了,还装了60多盏路灯,越来越像花园村。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