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叶晶晶)7月30日,笔者从荆门市东宝区获悉,位于该区工业园的海太欧林集团华中有限公司近日来了一批“新面孔”,他们是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到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生产性综合实训”,实训完成后将推荐到东宝绿色家居企业工作。这是今年荆门市东宝区人社局推动“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新举措。
以产为核,探索“产教融合”培养新路径
荆门市东宝区创新工作思路,突出“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培训模式,紧密对接全区三大主导产业及新材料、电子商务、“阳台”经济等新业态企业,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聘请企业专家授课,开展大学生生产性实习实训、“订单班”培训,为企业注入大学生技能人才“新鲜血液”。目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诗尼曼、万华、海太欧林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培养家居产业技能人才500余人;荆楚理工学院开设“洋丰班”、“凯龙班”定向培养化工产业技能人才200余人。
突出主体,激发“多面发展”技能培养新活力
“新进职工顺利通过岗前培训,走上新的就业岗位,企业找到了适合的人才,工作一段时间后还能自主认定技能人才,东宝区人社局帮了大忙!”凯龙公司人事经理高兴地说。今年以来,东宝区深入行业协会和企业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培训需求,每月走访规模以上企业,主动上门送政策、送培训、指导评价,切实优化企业人才培养营商环境。
企业是人才培养主体,今年以来,东宝区人社局全面推行“四单”优质服务,即企业下招工“订单”,培训机构出技能“菜单”,劳动者根据需求“点单”,政府出资“买单”,为企业招引优秀技能人才。目前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9期2116人,岗前培训469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30人。
平台赋能,创新“多点开花”培训新路径
“我们充分发挥工作室、基地、赛事等平台的‘头雁效应’,塑造技能人才培养‘新生态’,做大高技能人才‘蓄水池’,为巩固技能强省示范区战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东宝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助推转型发展和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东宝区人社局积极发挥平台效应,深入推进“大工匠”工作室创建活动,给子每个工作室10万元资金扶持,支持企业“传帮带”自主培养技能人才,通过团队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目前,东宝区已创建市级“大工匠”工作室6个,培养企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300余人。近年来,东宝区举办“荆工巧匠”职业技能大赛、“当阳枝松宜东+公安”HR职业技能大赛、“匠心创木”木工技能竞赛等赛事20余场,选树优秀技能人才300余名,在全域营造浓厚的“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