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熊露娟)近期,十堰市积极报名参评“网聚荆楚正能量 奋进湖北新实践”2024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宣传展示活动,该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共同主办,省互联网业联合会、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承办。近年来,十堰市在网络文明创新建设方面进行了良好实践,旨在共建清朗网络空间,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如丹江口市人民法院打通网络普法“最后一公里”,武当山特区融媒体中心依托《武当雅集》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制作纪录片为非遗文化插上“数字翅膀”。
小案例护大民生,打通网络普法“最后一公里”
为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理、情理讲清楚,更好地弘扬法治精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微课堂》栏目,选取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和社会热点紧密相连的小案,通过法官更精准、更接地气的解读,以小案件讲述大道理,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截至目前,《普法微课堂》栏目共推出13期,在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自媒体平台均有效发布,各平台累计浏览量多达5000余人次,被国家级、省级媒体广泛转载。
“丹江口市人民法院”积极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载体,打造普法线上阵地,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一是紧扣热点,回应时代关切。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是普法重点。选择公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广、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普法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突出宣传宪法、民法典、刑法等法律法规,极大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二是迎合需求,普法宣传接地气。创新开展网络普法宣传,以通俗易懂、生动直观的语言和形式满足公众快餐化阅读习惯,推动“枯燥说教”的法律条文向“生动演绎”转变,增加普法宣传的吸引力。三是内容为王,舆论引导有力。通过典型案例加强正反面宣传,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警示相结合,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普法宣传教育中,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守法意识。
数字时代文化拾遗,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
《武当雅集》依托十堰武当文化、汉江文化等,邀请专家学者,通过主题设置、文化演绎、情景再现等方式呈现武当太极、武当建筑、武当养生等文化内容,并以“网络直播+短视频+图文消息+电视栏目”形式进行推广,已经推出三季17集,每集时长约55分钟,衍生相关的短视频78个,图文消息100条次。通过新华社、中新社、凤凰网、新浪网、湖北日报、武当融媒等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1000万+,短视频作品累计观看量约3000万+。武当山特区融媒体中心围绕融合核心资源,依托十堰武当文化、汉江文化,结合每个节气,以视频类产品为突破口,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实施文化活化工程,擦亮“武当品牌”,讲好武当故事,达到以文促旅、以文兴市,让十堰武当更具吸引力和向往度。
图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团队制作的纪录片视频合集(2022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团队制作12期纪录片《非遗在路上》系列,为非遗文化插上“数字翅膀”。系列纪录片被人民网全期收录,并在中国青年报电视台热点栏目循环播放。同时在抖音短视频、哔哩哔哩、QQ看点等影响力大、观众人数多的平台进行播放,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吸引了近万人关注,在全网收获了百万的播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