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快讯

关于人生成长规律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2日15:4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文 / 毕志伦

人生就是人的生命过程。短暂人生,人们常叹如白驹过隙。有的人生非常成功辉煌,有的人生充满挫折悲伤,究其内在规律,需要从哲学层面思考,认识和把握人生成长规律,指导人生实践,减少失误,因势利导,赢得发展。

一、人生成长有规律可循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指出:“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分子,社会整体在某种程度上依赖每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给整体社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作为人类整体的组成分子——个体人,具有人类的共同属性一一规律性。”马克思还指出:“个人在现实性上是一种社会存在,即他的实际生活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利益、国家和社会意识等,都是从个体人聚群的实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它们一经产生,便又成为个人活动借以实现的必然的社会形式,只要描绘出个体人聚群的实际生活过程,个人发展的历史便有规律可循了。

列宁在批驳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对恩格斯观点的攻击时,提出“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还指出“在现象和自在物之间绝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这一结论清楚地告诉我们,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可知性以及认识的能动性。当我们把自身作为客体研究时,正是像列宁指出的那样是客观的、可知的。人类社会首先是活生生的每个人,社会的力量无非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能动的结果。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个体发展历史的总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只有揭示出个体人的活动及其活动规律,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人的社会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及相互间的辩证关系。

我国古圣先贤伏羲氏7000年前就发现,宇宙万象(包括人的一切活动)都在变,但他悟到这个变中有一个不变的常则,即是规律。莎士比亚发现,人间万事都有一个涨潮时刻,如果把握住潮头,就会领你走向好运。当人们回顾往事的时候,还会发现,自身经历往往具有惊人相似之处。当我们面对人生实践中的“界标”“涨潮时刻’“历史相似之处”等表象时,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去探讨研究,就会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人生实践活动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一团混乱,人生实践活动也不能随心所欲。相反,人生实践活动和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内在地固有着一定的因果性和必然性,有着基本的规律。

马克思考察人的成长发展,不仅注意分析个人的现实存在,而且更注重考察个人的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生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自我诞生、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考察人的成长规律,必须放在社会、自然、个人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考察。从寻求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方法和人的特殊性来看,寻求人的成长规律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从成长过程考察。根据自身相关事件出现的时间、条件、结果等情况做出推论;依据事物的普遍因果性经验做出推论;把其客观条件与本人基本相同的人作为分析考察对象,考察其相对频率情况,逻辑地做出推论。第二,干什么考察什么,从实践内容上考察。任何人的实践活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脉络,有一定规则,是可以推理的。第三,从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变化来考察,发现和掌握后面那个不变的常则。第四,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本人的现实情况及蕴藏的质和量来考察。最后综合分析找出规律性来。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人生成长有规律可循,但认识把握人生成长规律绝非易事。因为,作为观察的客体,个体人的活动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作为观察主体的人,自身或他人的认识却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作为观察主体的素质差异大,分析、认识问题能力不可能在同一水平上。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对观察主体进行反复调查,反复思考,反复比较,反复研究,才能找出规律,认识规律。

二、人生成长规律内涵

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处在不同环境的人的成长过程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思考,我认为人生成长规律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

1.一定的智商量是事业成功和成才的基础

人的智商量,是一个人的品德和才智两方面的总称。智商由先天智商和后天智商两部分组成。后天智商由知识智商和情感智商两部分组成。智商量是事业成功和成才的基础。

2.把握好人生播种收获期是人生成长的保证

人生分为“四季”,成就事业分为五步。人生从时间上看,借一年四季划分法,可分为:20岁左右为春天,40岁左右为夏天,60岁左右为秋天,80岁以后开始进入冬天。人生成才和创业,一般可分为五步:20岁左右打基础,30岁左右定方向,40岁左右现雏形,50岁左右固根基,60岁左右大业成。

3.形成合力是人生成长的关键

恩格斯曾用著名的“合力论”概括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的作用。“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而决定人生成败的五个方面因素,即自然社会规律性、自身素质状况、社会相助性、自身周期律、主观能动性,也正是像恩格斯讲的相互作用产生合力的五要素。这五个方面产生的合力,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相互作用的融合。(如图所示)

一个人能否成才、在事业上能否成功,主要是五要素六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向背:

(1)个人目标与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向背

个人志向要符合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遵循自然、社会发展规律,个人的志向才有获得成功的前提。世界上所有的事业成功者,都是遵循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其道而行之者,都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的失败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兴旺发达。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同样如此,必须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才可能走向成功。

(2)个人社会实践与社会需要的向背

一个人在确立志向后,必须要使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社会需要相符合。社会需要是一定历史时期或全部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它反映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而不能不顾社会需要任性所为。

(3)个人社会实践与社会相助性的向背

实现个人志向必须要有利于自己实现志向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具有相助性和相阻性问题。一个人不仅成长过程离不开环境条件,成才之后才能的发挥同样离不开社会和环境。因此,要争取社会相助性,避免相阻性。

(4)自身素质状况与个人目标向背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要受人们选择的参照系和时空序的限制。量子力学更明确表明,对客体的观察、实验和测量要受到主体状况、认识工具、理论框架、表达水平的影响,所以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所选目标应该同自身素质相一致。二者相一致才能在成长和成就事业的道路上大显身手。

(5)个人目标、计划和实践与把握自身周期律的向背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周期律,然后按照周期律的规定安排自己应做的事,尽可能地使自身周期与事业发展、工作进展同向,这样使周期的转化点与事业和工作的机遇点重合,才能获得最佳效果。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契机和周期,把握好自身周期,运筹好事物和工作周期,成功的几率才能大。关键时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及时抓住契机则终身受益,稍一放纵,就会失之交臂。

我在多年观察、分析中,发现每个人的周期律具有三点不同:周期长短不同;周期蕴藏的质和量不同;周期转化点的力度不同。同时还发现每个人的周期具有四个相同点:一是每个周期都分为平静阶段、活动阶段、转化阶段。平静阶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一阶段主要是量的积蓄;活动阶段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准备阶段;转化阶段是质变阶段,也就是升华和交替阶段。二是从平静阶段到活动阶段,从活动阶段到转化阶段都有一个转化点,转化点具有向正负方向转化的两重性。三是平静阶段具有“高原现象”,即在登山运动中出现的爬上一个山坡后到达一个相对平坦的山顶的现象;四是由于周期量的增大和主体能动性的辩证作用,周期运行中蕴藏着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

周期性活动的人生轨迹必形成若干波峰和波谷。每个人在人生规律周期性的波浪式运行趋势处于周峰时(波峰),则呈上升趋势,处于周谷时(波谷)则呈下降趋势,上升趋势则运势强,下降趋势则运势弱。不同时段、时点,对机遇的把握度自然也就不同。每个人在人生活动中要找到自己的周期,把握好周期的每一阶段和转化点,避免实践的盲目性,增强预见性、主动性。

(6)主观能动性与目标性的向背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之后,不等于目标就能达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努力的程度不同,结果就不同。主观能力性与目标性的关系可表示为:目标实现率=主观能动性/目标x智商量。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在智商量相同的条件下,主观能动性越大,实现人生目标的几率就越大。

4.智商量与智商量的释放形式的矛盾运动是人生成长的动力

智商量决定智商量的释放形式,智商量的释放形式反作用于智商量。二者从不适应到适应,又从适应到不适应,循环往复地运动,产生人生不断进取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的德才如何,决定能干什么工作,当你选择干什么工作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智商量是否相适应。智商量与智商量的释放形式的关系是:主体的水平决定实践的水平,实践反过来促进主体水平的提高,当主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后,必须从事更高层次的实践,促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科学把握和遵循人生成长规律

认识人生成长规律后,在实践中需要我们科学把握和遵循人生成长规律。

人生成长规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列宁指出:“在认识论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对待人生成长规律的正确态度应该像列宁指出的那样,辩证地思考和遵循,而不能像“照镜子”式地套用,把规律凝固化、标签化、简单化。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人生成长规律所表述的只是人的一般规律,每个人的成长规律也只是自身的一般规律。人生是充满矛盾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这些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具体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人生成长规律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人不同于自然界万物的根本点就是人具有“意识”,当人们把自身既作为主体又作为观察和实践的客体时,由于意识的作用,而使规律的不确定性较自然界其他规律的不确定性更为突出。当然,我们也不能被不确定性所迷惑。确定性毕竟是一切规律的主导方面,不确定性只是具体的、历史的,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的。只有做到从历史和现实、全局和局部的实践出发,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考察,才能把握人生成长规律的确定性。

人生成长规律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生成长规律同自然社会发展的总规律的关系是前者受制于后者。人生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但实践人生成长规律只有在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总规律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确定性的效果。

把握人生成长规律,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要善于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从必然性中预测偶然性。要揭示必然性的内在因素,从而把握必然性。必然性通常是在各种偶然性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趋势,前者存在于后者之中,后者则是前者的表现。恩格斯曾对人类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作过一个贴切的形象概括,“各种偶然性使历史发展呈现为一条曲线,偶然因素愈多,曲线就愈曲折。但是,偶然性之中存在着必然性,这就是曲线的中轴线,它是一条贯穿全部发展过程并唯一使我们能够理解这个进程的红线。”这一段精辟的论述,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人生成长规律的理解。

二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人生成长规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人生成长规律的绝对性是人生活动中的一定要实现的趋势;人生成长规律的相对性则是实践规律的振幅。就是说,人生成长规律本身具有弹性,它表现为人生成长规律在实践中具有幅度。

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人生成长规律与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主观映象,规律本身同主观认识又往往存在着差别,主观认识有可能正确和可能不正确的两面性。即使是正确的认识,也不可能同客观规律毫无误差,仍然存在着相对的局限性。因此,人生成长规律只能是人生实践活动中不确定中的确定性,无序中的有序性,偶然中的必然性,相对性中的绝对性。我们既要认识人生成长规律、理解人生成长规律、遵循人生成长规律,又不要把规律绝对化和凝固化,而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它,理解它,运用它和把握它。

通过对人生成长规律分析思考,可以得出六点启示:第一,人生要干成一番事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逆潮流而动将会一事无成。第二,一个人生逢其时,时势造英雄;一个人生不逢时,再大的才能,往往被埋没。第三,人生道路是曲折的,干成一番事业是艰难的。第四,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在于德才兼备。第五,人生成长是周期性的,有序的呈台阶式上升的,不能急于求成。第六,人生成长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

【纠错】编辑:张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