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长江流域13省区市画家 翰墨丹青画长江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5日21:32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张歆 通讯员 王圆元 实习生 卢祺瑞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两大基石之一。

9月15日,“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览在湖北美术馆开幕。展览以画笔为媒,共绘长江新貌,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不仅是长江流域美术界的一次盛会,更是对长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与展望。

作为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重头戏”之一,展览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流域在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共收到推荐作品300余件,经过评选,展出美术精品108件。参展作品题材丰富,门类齐全,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漆画、实验影像等门类,其中不乏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著名画家周韶华、李乃蔚等名家力作。

“此次展览谋划时间长达一年,汇聚长江流域13省区市佳作,同时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大力支持,是长江主题创作的一次大规模集体亮相”,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志新说。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袁学军介绍,此前国家画院积极筹备、策划实施了长江主题美术创作项目,组织艺术家赴长江沿线地区考察、采风、写生,力求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多元化地讲好“长江故事”。此次组织了15件精品参展,其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黄鹤楼》取景武汉,把黄鹤楼置于天地之间,表达对武汉抗疫的感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沉静的大自然》,以国画笔墨表现国宝大熊猫之趣;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于文江作品《滕王阁》展现长江名楼滕王阁之美。

展览以“新象”为引,除呈现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外,包括三峡大坝、白鹤滩水电站在内的大国重器,及重庆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都在展览中有所体现。李思洁、刘正洪作品《土苗欢歌》,创作于郑万高铁开通之际,描绘了高铁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变化及土苗人家欢歌共舞的场景。郝孝飞作品《暖风》以建筑工人为描绘对象,暖色调背景折射出新时代各行各业从业者昂扬向上的心理状态。

展览聚焦群众生活,表达艺术家对这片土地的乡愁诗意和对新时代的无限憧憬。黄海蓉作品《早安小巷》,以写实手法捕捉晨光斜照下老街小巷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以金色晨光为意趣,投射人们美好祥和的生活本色。李碧红作品《长江潮——母亲河》,通过三星堆面具、虎座鸟架鼓、编钟及肉连响、摆手舞等历史文化符号,以浪漫主义手法表达长江流域劳动人民的勇敢豪放、锲而不舍之精神。

美术馆展厅也是美育大课堂,开展当天,观众络绎不绝。湖北美术学院、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组织美术类专业学生到现场观摩学习。教师吴英杰说,“在展览现场,学生们可以体会不同艺术门类的交融之美,看到不同的创作方向、吸收新的创作元素,带来更多的启发。”参观完展览,学生们纷纷表示,“长江山水雄浑的气势给我带来特别的震撼感。”“各省市知名画家的作品风格都很鲜明,打开了我的创作思路。”“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如何全面、多元地描绘长江文化,礼赞我们的母亲河?我想,展览本身就是很好的答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重大题材创作艺委会秘书长陈宝琴感叹道,“长江孕育了丰富多姿的文化形态,如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此次参展作品虽画种各异,题材有别,放在一起依然自然又和谐。”

袁学军也为展览点赞,他认为,参展作品对长江主题的挖掘和表现直中要核,展现了长江流域各地的特色和共性,表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弘扬长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贡献了美术工作者的力量。

【责任编辑:袁筱】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