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赵秀琳 余佳玉 通讯员 吴乐为 黄燚卫)提起修高速公路,很多人印象中是大面积的施工作业现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工序可以像工厂一样,标准化生产预制件,用“车间流水线”的方式建造高速公路构件。目前,湖北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新市场,形成发展新动能。
9月25日,“看见新荆彩”——2024荆楚星主播大赛采风活动走进华中最大的预制件数智化工厂——武天西数智梁厂,探访一片箱梁的智慧生产之旅和“造路”流水线。湖北交投建设集团主播李可盈带领网友“云”逛高速公路预制件车间,探访湖北交投建设集团1.0版智慧梁场到3.0智慧梁场”厂“的升级转变,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
像车间“流水线”一样生产预制件
走进位于湖北省天门市汪场镇的武天西数智梁厂,一片整齐的白墙蓝瓦厂房矗立在天门市S214路边,厂房里干净有序,看不到一点杂乱,全然打破了之前对工地脏、乱、差的传统形象。
“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工地,真开眼界。“网友白云在直播间说道。
据武天项目部项目工作人员徐家奇介绍,武天西数智梁厂将梁厂、拌和站及钢筋厂三者高度集成,将传统的人海模式预制“梁场”改造为流水线模式的数智“梁厂”,引入智能张拉机器人、智能喷淋、智能蒸养等智能工装升级30余台套,实现湖北省智慧梁厂从1.0到3.0跨代升级,以智能建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工作前,工作人员在BIM平台上提交箱梁需求计划。数智化工厂根据计划组织生产,BIM平台发起进场材料检测流程,由平台统筹生产工作,全程指导自动化批量生产,拌和楼、液压模板、鱼雷罐等协同工作,有序进行。
箱梁浇筑完成时,由施工人员植入RFID芯片。RFID芯片承载箱梁预制生产信息,可随时查看。也可通过扫码方式查看信息,并同步至信息化管理中心平台。安装时,运输负责人通过扫码,即可获知安装位置,并将箱梁安全送达安装,至此,一片箱梁的生产安装完成。
以前这些预制件,多数由项目的临时预制场生产,而现在,这些预制件在数智梁厂完成运往修路现场,可以显著地缩短工期,减少交叉作业。
提质增效 绿色环保
更大的制作规模、更先进的工装设备、更智能化的信息平台,经过湖北交投建设集团三年间的规划布局,才演变成了今天的智慧梁厂3.0版。
武天项目部项目总工杨铸介绍,湖北交投预制件数智化工厂在孝汉应智慧梁场建设经验基础上,引入了大量智能工装设备,借助高精度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组成“机-机”实时联动、协同通信模式,将产梁过程完全流水线化,基本实现了“一键产梁”的设想。
相较传统梁场,可减少占地50余亩,制梁台座减少174个,模板减少41套,龙门吊减少32台,作业人员减少10%;在生产效率方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装设备自动衔接、生产工序紧密排程,使单片梁板的生产周期从10天减至3天,总体工效提升三倍。
除此之外,该厂在废水循环利用、扬尘监测控制、环境绿化改善等方面大量采用智能设备全方位智慧化监管,提高了生产规范性,保障生产安全。
“除了缩短工期,我觉得该厂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上、绿色环保上。”李可盈介绍,她毕业后来湖北交投建设集团项目上班2年,公司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工地环境也更加绿色美观宜人。
“我们将大部分现场作业转入工厂,可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及污水排放,降低施工粉尘及噪声污染,减少施工扰民现象,利于环境保护,同时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缩短建造周期,提升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抗风险能力,提升盈利水平。”杨铸表示。
从“场”向“厂”升级
据了解,武天西预制件数智化工厂占地约300亩。共设置了两区四中心,两区分别是办公区与生活区,四中心则是混凝土集中配送中心,钢筋集中配送中心,数智化管理中心以及预制件制造中心,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预制件数智化工厂。
“以前,预制场多数是跟着项目走,在临时借用的土地上建造。一旦项目建设完毕,再大的工厂、再好的流水线都要拆除。”项目经理杨建波说,武天西预制件数智化工厂生产的预制件,不仅用于支撑武天高速项目建设,还会辐射周边的基础建设。
杨建波介绍,工厂共有24条生产线,目前承担了武天高速项目所需要的近一万片箱梁的生产任务。预制件数智化工厂目前可生产25米和30米的两种类型的箱梁,依托武天西数智梁厂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中部预制构件集中配送中心,辐射支持全国公路建设事业。
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不断探索科学发展的实践模式,积累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经验,同时,也规划从配套设备为地方的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