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以为敦煌莫高窟地处干旱地带,不会有微生物生长,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历史上,强降水事件会导致薄顶洞窟渗水、微生物爆发。”
2024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10月9日至12日在杭州举行,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武发思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石窟寺生物病害及其防治研究的最新成果。上述发现,就是他们运用碳14测年法发现的。
“它们最喜欢碳水,然后还需要营养元素氮,好比我们点了一碗牛肉面,还要加个蛋。”对于微生物的习性,武发思打了个生动的比方。他和同事们还发现,微生物为了避光会“躲”到砂岩里。而文保工作者有针对性地研发出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技术。
2016年9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团队在云冈石窟第12窟采集数字化数据。(受访者供图)
本届年会同时也是“新形势下石窟寺保护管理利用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大石窟管理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上百位专家学者聚会杭州,共同商讨新形势下石窟寺的保护与研究、管理与利用。在年会上,石窟专业委员会也正式更名为“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
云冈石窟开展预防性保养,其保护范围从地上延伸到地下;“数字龙门”再现龙门石窟中的残损造像,将历史遗存、考古研究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麦积山石窟为壁画地仗脱落“号脉开方”……记者在会上获悉,新世纪以来,依托理论沉淀和技术积累,我国石窟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提升。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石刻专委会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介绍说,这一提升表现为四个“转向”:由抢救性保护逐渐转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由保护工程模式逐渐转向科学研究贯彻保护全过程模式,由保护文物本体安全逐渐转向本体和文物环境综合保护,由国内石窟保护走向国际石窟保护。
“真实性、动态保护、重视保护过程和加强档案记录、应同时保护文物所依存的环境等石窟保护的原则有了很好的共识。”李黎表示,我国石窟寺的保护范围经历了从“文物”到“文化遗产”的扩展,在保护理念上也实现了从“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到“尊重各个时期的贡献”和“重视保护历史环境与价值”的转变。(记者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