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丁玥 杨虹磊 何青 通讯员 肖璐)武汉之南,碧水蓝天,“三山三水三分田”的江夏是武汉南部最具活力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这片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土地上,历史文化与现代工业相互融合,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交相辉映。10月29日,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齐聚武汉江夏区,开展“科技创新转化先行区”主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湖北江夏实验室、湖北天勤鑫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湾区科创服务中心、汤逊湖光量子研究院、华师智能教育研究院、纺大先进纤维创新平台等单位,深入了解江夏科技创新转化先行区的发展现状,共谋未来快速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图为:汤逊湖光量子研究院(717 所) 摄影 滕德庆
因地制宜,培优育“新”
深入江夏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调研团实地感受了其发展现状。走进园区,便仿佛置身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沿阵地。这里汇聚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繁忙的研发与生产活动充分展现了大健康产业的蓬勃生机。
据了解,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已吸引百余家企业落户,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为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江夏积极推动大健康产业链的完善与产业集聚。通过引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图为:调研团参观调研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
湖北江夏实验室、湖北天勤鑫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健康科技实验室里,药物研发、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研究正在上演。一众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造福社会。在这里,每一天都有新的创意诞生,每一刻都有新的技术在被探索和实现。
图为调研团正在了解实验室相关项目。
加“数”跑,向“智能化”转型
汤逊湖畔,水天一色。在这里,坐落着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是江夏区政府重点引进的高能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据中心高级副总裁汤磷介绍,该中心打造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情报+全国协作网络”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为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培养打造一支懂政府、懂市场、懂技术的专业服务队伍。
在实地参观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的过程中,调研团专家湖北大学商学院教授叶茂升表示,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在围绕江夏“主导产业”做好了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今后要利用好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的资源优势,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孵化一批科技项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作为武汉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正以其良好的创新实力和良好的创新氛围,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为:调研团参观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
激发资源优势,形成创新格局
江夏区拥有24所高校、31万大学生、12家科研院所、1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全国区县少有”的创新资源。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江夏正凭借其蓬勃发展的动力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武汉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汤逊湖光量子研究院,调研团参观了装备制造、生产线和光物理实验室,详细了解了七一七所对研发力量、技术优势、技术创新、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化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情况及汤逊湖光量子研究院的建设情况。
汤逊湖光量子研究院是围绕湖北省量子产业科技发展,结合中船集团深海深地、风能风电、高端制造装备方面产业优势,依托七一七所光量子技术积累及核心团队,联合国内、省内优势力量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围绕冷原子物理、光物理、智能光电与数字制造三个研究方向,开展技术研发、概念验证、技术转化与中试、投资与孵化、知识产权与情报、成果评价与转化等方面工作,重点培育半导体量检测精密激光、风场与气象预报激光精密测量、深海深部资源勘探与地震监测、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图为:鸟瞰汤逊湖光量子研究院(717 所)(摄影 武汉多多)
在武汉智能教育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团专家们参观了以“小雅”为典型代表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和多模态智慧教室,深入了解了数字化技术在教、学、评、管、服等多个维度的应用,目睹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体验了智慧书法、智慧体育、虚拟理化生实验、STEAM创客3D打印等智慧教育装备,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有了直观感受。
据了解,该研究院下一步将构建智能教育产业生态联盟,提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规划设计、全流程指导及一系列解决方案,推动江夏教育信息化和“智谷”建设,助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展。
图为:调研团在装备展厅观看智慧书法桌。
调研团最后一站来到了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创新平台,该平台由武汉纺织大学和江夏区人民政府共建。2023年以来,平台先后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武汉英才”人才计划、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等项目立项。2024年,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对全省467家新型研发机构2024年度绩效进行评价,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获评“优秀”等次,位列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评价第一。
据该平台总经理杨明介绍,平台将培育孵化一批创新型企业,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的产业化项目有12个,其中“高通畅率人造血管”“辐射防护超材料产业化项目”“基于 3D 视觉毫米波理疗机器人项目”等项目已成功落地,“绿色智慧臭氧整理技术及装备产业化项目”等项目正在加快推动转化。
图为:调研团参观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创新平台(摄影 武汉多多)
融合聚力 共话“创新强区”
当天下午,“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共筑江夏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未来”座谈会顺利举行。调研团专家围绕 “科技创新如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与挑战”“江夏区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 等主题进行讨论,提出了多个有指导借鉴意义的思路办法。
座谈会上,江夏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金元致欢迎辞,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的成立背景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分享了“青苹果”优秀作者的成长故事。此外,还重点介绍了江夏区在生态、产业、创新、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战略,以及在党建、宣传方面的工作经验。
图为:江夏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金元致欢迎辞
武汉市江夏区经科局党组成员谭晓华,围绕“融汇贯通”四个字提出了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据他介绍,目前江夏区非常重视金融工作,科投成立了1+5的政府基金体系,目前已有接近500亿的基金总量,今年可能达到700亿。他鼓励国企要敢于投短、投小、投硬科技。
图为:江夏区经科局党组成员谭晓华发言
湖北大学教授叶茂升提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加大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的后期必须要有市场化机制。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范化的制度为保障,以资金为支持,科技为支撑,这样企业才能有再生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座谈会现场,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王鲁锋以江夏的柑橘产业为例,讲解了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我感到非常惊喜。”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表示,这次调研在江夏看到了“三个落实”,江夏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落实了武汉市委加快“三个优势转化”的决策;落实了“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他认为江夏在这几个“落实”都走在了前列,值得点赞。
图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总结发言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如今江夏已成为武汉构建全国科创中心的重要引擎。通过此次主题调研和座谈,为江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库支持,期待江夏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据悉,今年是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一大批江夏“优青”紧跟时事热点,结合江夏发展实践,思考创作,推出了系列优秀的网评作品。今年5月20日,江夏区委组织部联合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推出了“一示范四先行”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引起广泛关注,来自全国的参赛作品百花齐放,为江夏高质量发展凝聚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此次调研是征集活动的子活动,来自不同领域专家,深入到江夏车光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区、科技创新转化先行区、“共同缔造”先行区建设一线,调研看变化,交流提良策,互动融资源,合力助推江夏“五区”战略深入实施,期待江夏不断给我们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