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快讯

黄石检察“如我在诉”护弱势群体利益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16:58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蔡明仪

困扰数年的信访难题如何化解?农民工的欠薪问题如何解决?未成年的健康发展如何护航?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黄石检察机关以“如我在诉”理念,办好“守民心”的案件、做好“顺民意”的实事、创新“惠民生”的举措,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6起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黄石检察机关以“十件实事”细化检察为民“清单”,努力在检察环节兜牢民生底线。

“如我在访”,化解30余年心结

“您慢慢说,我们认真听着。”近日,黄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项金桥一行来到老田家中探访,耐心倾听这位76岁老人心中的“冤屈”。

图片1.png.png

△黄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项金桥检察长赴当事人居住地社区走访。

“冤屈”何来?原来,1991年,黄石某国有企业的下属公司在清理债权债务时,认为时任该公司经营部负责人的老田欠缴公款,遂对其发出欠款催款通知书,并在公告栏张贴催缴欠款公告。1997年,老田以其名誉受损为由,将该公司负责人起诉至法院,要求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后经三级法院审理,老田均败诉。

老田认为自己不欠钱,却被采取张贴公告的方式催收欠款,自己的名誉受到了侵害,法院却未予支持,内心一直不平,想要讨个说法。为此,他奔波了30余年。

法院为何不支持其诉讼请求?黄石市检察院审查认为,公示催款是单位行为,与被告无关,被告并未侵犯田某的名誉权。法院程序合法,处理无误。老田申诉理由不成立。

“我不甘心……”多年的诉讼和信访,老田心里积累了不少怨气。面对检察机关的回复,仍有疑虑,无法释怀。

“面对难办的信访积案,更以‘如我在访’的态度好好办,找准症结,释法说理,给出一个从天理、国法、人情都说得通的结果。”黄石市检察院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项金桥为包案领导的化解专班,两级院协同办理此案。

在此期间,检察官多次前往老田的住处,耐心倾听心声,细心释法说理,诚意沟通,关心关怀生活状况,帮助老田打开心结、解开法结。在一年多的沟通联系中,老田与检察官也逐步建立起信任关系。

“我们对您过去的经历也很同情和理解,希望您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放下过去的事,好好调养身体。”考虑到老田年事已高,出行不便,项金桥专程来到其住所,看望老人。

“谢谢你听我讲了这么多,心里很舒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老田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现场签署了息访息诉承诺书。

“大多数的信访人都是走进了思维的胡同,积怨难解,无处倾诉。”项金桥说,化解信访矛盾除了要把法律规定讲清楚、把道理说明白,还要有一颗同理心,侧耳倾听他们的故事,以“如我在访”之心化解群众心结。

今年以来,黄石检察机关受理群众信访647件,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100%。同时,扎实推进检察机关入驻基层综治中心,接受群众咨询、调处矛盾纠纷等事项54件(次)。

“如我在诉”,为新业态劳动者“撑腰”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但对于那些诉讼能力偏弱的当事人,为生活、为权益举起一纸诉状,并非易事。黄石检察机关以“如我在诉”理念,对提起诉讼确有困难或不便起诉的特殊群体,以支持起诉的方式给予坚定、有力的支持。

面对风吹日晒辛苦数月,讨不回薪资的外卖从业人员王某等三人,下陆区检察院通过“支持起诉+公开听证+司法救助”,帮助外卖从业人员王某等三人解决久拖未决的烦“薪”事。

图片2.png.png

△黄石市下陆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工会组织、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和双方当事人就劳动报酬纠纷进行庭前调解。

2022年12月,王某等三人应聘到黄石市下陆区某餐饮店,从事外卖工作。入职后,用人方与三人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店主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并拒绝支付工资,拖欠三人工资共计3万元。三人多次讨要无果。2023年8月,王某等三人向下陆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

事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下陆区检察院依法受理并由院领导包案办理。办案人员结合三人的家庭情况及其中两人已在外地务工等实际,主动协调当地法援中心为三人提供法律援助,还为其中一名符合条件的青年发放了国家司法救助金。

“外卖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诉讼能力,检察机关通过支持起诉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司法办案效率,还可以帮助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王某等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下陆区检察院于同日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法院受理后,下陆区检察院主动就涉案矛盾纠纷化解情况与法院沟通,配合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在法院、检察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当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针对该案反映出的用工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小餐饮企业的用工不规范问题,检察机关还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了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建议针对小餐饮企业加强行政执法和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用工环境。该案入选最高检“劳动争议民事检察监督典型案例”。

聚焦身陷不敢、不能、不会诉讼等维权困境的弱势群体,黄石检察机关用足用好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帮劳动者讨薪,助未成年追索抚养费,救被害妇女于困境……今年以来,共办理支持起诉案件39件182人,帮助追回172.6万元。

“如我养育”,用心用情呵护“少年的你”

“我会记住您的话,会好好学习。”5月23日下午,在心理学教授荆玉梅两个多小时开导,雯雯(化名)终于露出了笑容,案件给他带来的心灵“阴霾”渐渐消散。

5岁的雯雯,因目睹母亲被人伤害致残而陷入严重心理创伤。由于父亲被羁押,母亲无力抚养,雯雯和8岁的哥哥寄养在大冶某乡镇穷困的伯父家,生活十分困顿。

大冶市检察院接到鄂州市梁子湖区检察院移交的案件线索后,非常担忧关切。检察官多次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并适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为改善雯雯兄弟俩的生活、心理状况,检察机关积极协调当地民政部门提高兄弟两的低保标准,主动与就业部门协商沟通,为雯雯伯母安排公益就业岗位,并联系心理专家,对雯雯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直至帮助他摆脱心灵阴霾。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以能动的司法保护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产生“化学反应”,才能实现“1+5>6”的综合效能。

黄石检察机关以“如我养育”之情,协同公安机关、妇联推进集心理疏导、取证、救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取证救助机制建设,会同教育、妇联等部门及社会力量妥善做好心理干预、身体康复等工作,努力不让受伤的“花蕾”枯萎。

图片3.png.png

△检察机关和民政部门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放书籍和公益盲盒。

在大冶,检察机关联合教育部门,将占地800平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在大冶市尹家湖中学内,通过检教合作、检校共建,合力创新探索“法治实践育人”模式,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全国人大代表、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职工李莉盛赞大冶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她说:“大冶市检察院的建设经验和管理运行模式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建议推广,让拟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检察院有所借鉴,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

黄石 检察院 【纠错】编辑:张扬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