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看“数字哨兵”如何守护“城市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9日20:2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11月9日电(记者朱斯哲、吴慧珺、陈涵旸)合肥包河大道高架桥上,车辆川流不息。这座高架桥全长8.5公里,桥梁主跨度60米,周边人群车辆往来密集。

“包河大道高架桥跨紫云路段上共部署了46个传感器,主要监测位移、应变、温度、振动及挠度等指标,这些监测数据实时发送到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7×24小时轮班值守的数据分析师将对系统报警数据开展综合分析,保障桥梁安全运行。”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安全研究中心博士李舒说,这些传感器如同给桥梁安装了“健康手环”,数据让桥梁实现了“开口说话”。

11月7日,工作人员在查看合肥市包河大道紫云路跨线桥监测点位情况。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就是要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对城市的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综合管廊、桥梁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合肥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及其孵化企业建设、运营。

走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记者看到,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内,巨大的数字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监测数据,忙碌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来自宣城城市生命线、滁州城市生命线等地的预警电话,一边研判分析,一边指挥调度。

11月7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中,智慧监管中心就像“数字大脑”,全天候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说,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通过前端传感器精准感知、监测系统精准分析、监测中心精准推送、部门联动精准处置,构建了城市安全智慧化、全链条的管理网络,实现城市安全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有效解决了过去靠人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

截至目前,合肥市围绕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消防、水环境、综合管廊等八大领域,共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监测设备,实时监测137座桥梁、7316公里地下管网,逐步建立起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监测网络。

在新型风险防范体系支撑下,合肥各类预警事件响应时间平均为7分钟,联合处置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以上缩短到1小时。截至今年8月,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系统累计处置燃气管网泄漏、供水管网泄漏、内涝积水、桥梁结构损伤等各类风险预警超900起,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不仅是践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生动实践。

在合肥市广西路与洞庭湖路交叉口的一处燃气井口处,记者看到,一位检测人员正在对井口中的可燃气体监测仪开展日常维护。“燃气安全工程最重要的是做好泄露预警和风险控制,这个可燃气体监测仪是绕不开的关键核心产品。”他说。

11月7日,运维人员在检查井内的可燃气体监测仪。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激光探测模组国产化。”袁宏永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围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形成了政产学研用贯通的“创新生态”,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变,直接孵化“金娃娃”企业16家。比如,以城市生命线安全技术孵化的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年时间年产值突破10亿元,已成为国内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领域科技领军企业。

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现了“从一域探索向全国推广”的转变,已在全国60多个城市和新加坡等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