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新华走笔丨时间的玫瑰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5日12:5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小时”是每天都得用的概念,我们生活在一天24小时的光阴流转里。既然有“小时”,就有“大时”,这就是中国十二时辰。

自汉代以来,我们就根据自然规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还为每个时辰取了美好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诗意盎然了2000多年。

随着西方钟表的发展,24小时计时制传入我国并在明清之际普及。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故十二时辰称为“大时”,“小时”就是“小时辰”。

今年是大时制正式退出北京100周年。1924年甲子年,晨钟暮鼓了600多年的十二时辰“北京时间”停止报时。

在北京中轴线北端,钟鼓楼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可以看到一系列古代计时工具:漏、晷、钟、表……都是著名的古代计时工具。

时间本身是什么呢?

就在“南陈北李”忙碌筹备建党那年,欧洲科学家与哲学家发生一场著名辩论:1921年4月,哲学家柏格森与爱因斯坦进行“时间之辩”。

爱因斯坦不客气地指出:哲学家说的时间根本不存在,在物理时间概念之外,剩下的都是心理“时间”。柏格森却坚持时间的本质不是钟表计量,而是生命体验的“内在绵延”并于次年出版名著《绵延性和时间性》进行论证。

当年10月,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是“光电效应”而非相对论,理由是“柏格森反对相对论时间观”。

以《存在与时间》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作为一种物理学理论,相对论关注的是时间的测量问题,而非时间本身。相对论并未触及时间概念。”

撇开时间的测量,撇开地球自转公转、斗转星移以及铯原子钟等等,时间本身是什么?我们只能回到马克思。

马克思反对抽象看待时间概念,强调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看待时间范畴。从社会实践看,时间就是劳动时间及其对应的闲暇时间。用大白话说就是:在既定技术条件和生产关系下,一个工人1天24小时多少作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养家糊口,多少给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多少可以自由支配?

商品是一定量的凝固劳动时间,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闲暇时间被看作人之解放的尺度。劳动时间越长,闲暇时间就越短;闲暇时间越长,个体就越趋于自由发展。

减少劳动时间,增加闲暇时间,关键在于技术进步。自动化机器将不断减少人的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自动化机器最终将取代劳动,因此机器是一种工人阶级解放的力量。

然而资本主义工业史表明,很少有工人欢呼新技术的诞生。在工人阶级眼中,与其说机器要解放人,不如说机器要饿死人。

工业史一再上演“工人捣毁机器”现象。刚刚结束的美国码头工人罢工,在涨薪外,工会的一大关键诉求是禁止在港口使用自动化机械装卸货物,缘于担心码头工人的就业岗位受到威胁。这一分歧仍有待进一步谈判解决。

这颇似眼下网约车司机反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情况。

没方向盘,没踏板,成本低于3万美元,每英里仅花费0.3至0.4美元……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1日,特斯拉Robotaxi揭开面纱……继萝卜快跑之后,无人驾驶汽车再次点燃人们对失业的恐惧。

刚刚揭晓的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颁给两位人工智能大佬:DeepMind创始人Demis Hassabis,AI教父Geoffrey Hinton。Hinton警告过:人工智能系统可能超越并最终反噬人类。

反噬人类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不受社会控制的资本。

10月24日,在第七届世界声博会上,一款人形机器人在场馆内进行“行走”展示。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机器排挤人”“机器统治人类”“机器终结人”这样的句子,如果用“资本”替换“机器”,含义就会一目了然。

人工智能就像核裂变技术一样,谁拥有、谁使用、谁受益,才是决定性的。

如果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只剩下劳动或只剩下时间,劳动时间减少就是收入减少,直至失业。人工智能给工人带来街头流落还是海滨浴场,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关系。

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才是自己时间的主人。要解决的只是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配置。

每年五一黄金周长假,农民都在应对春耕夏管大忙;每年十一黄金周长假,农民都在应对三秋大忙。加上农村是国内旅游主战场,长假可以说是中国农民最忙的时间——但在制度优势以及城乡融合趋势下,“逆城市化”使人口、资金“回流”乡村,这是城乡居民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优化配置。

同样,城市和工业研发无人机等智能化农业机械,目标是把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间束缚中解放出来。

就像“国土空间规划”一样,这是“国民时间规划”。

搭乘无人驾驶汽车,徜徉在北京亦庄,是记者非常喜欢的感受。对自动驾驶,时间测量极为重要,就像火箭发射、卫星回收一样,失之毫厘、生死攸关。但根本性的问题仍然是:火箭、卫星为谁所有、由谁管理、替谁服务?

谁拥有汽车驶过的道路、系泊的停车场?谁拥有汽车所在社区、城市、国家?这才是关键所在。

假设我们穿越时光,回到北京钟鼓楼报时岁月。在1904至1924年之间的物理时间,是改朝易代、军阀混战,阔人提笼架鸟,穷人衣不蔽体,洋人横冲直撞……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在物理时间中,人们天涯共此时;在历史时间中,人间贫富悲欢不相共。

秋高气爽,穿过一次北京城吧!在历史时间中,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南,走出地安门外大街的人间烟火,一路感受“北京时间”变迁的呼吸、脉动、韵律。钟鼓楼不再报时,每到整点,北京电报大楼、北京站钟楼准时奏起所有中国人都为之心动的《东方红》旋律。钟声悠扬,召唤我们进入历史时间本身。

歌德有一首短诗:“我的产业是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这首短诗是歌德提醒自己的孙子不要虚掷光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躺平,莫撂荒。

我们很容易被物理时间支配,被伽利略的钟摆所摆布,为爱因斯坦“火车上的钟表”着迷……我们把时间当成一个静态的容器,而不是我们手中的陶坯,从而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是时间的佃户,尽管我们已经是时间的主人。(王立彬)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