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沈佳 汪清
秋尽立冬始,美好正当时。许多中青年群体开始选择在夜晚进行休闲放松活动。而以往在晚上七点就已闭门的社区居委会,现在却灯火辉煌。
这里,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的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社区夜校活动阵地”,一系列课程广受居民好评,居民们从最初的生疏到现在的熟稔,社区也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截至目前,该街道“社区夜校”已设有4个教学点,开设了22门课程,共计105节课次,覆盖了3000余名学员。
迎合热点紧盯需求,创新制定“办学计划”
中青年群体过去一直是基层治理中的“隐形人”,各类活动的参与率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街道党工委策划开办了“社区夜校”,以“趣缘”为纽带,挖掘热心公益的中青年群体,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参与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区志愿队伍向年轻化转变。
通过深入调研,精准对标需求,解放街道党工委根据调研结果个性化定制课程,最终形成了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岐黄学堂”办学计划。以小班授课的方式,开设了八段锦、太极拳、敷贴养生、中医膳食养生、经穴推拿、小儿推拿、艾灸与拔罐、非遗文化结绳编织、国风舞蹈等课程,不断丰富中青年文化生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解放街道党工委还利用试点夜校“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先行试点开课的课程中进行全流程跟踪指导。每日课程结束后及时组织复盘存在的问题,并改进运用到下一次课程中,切实提高办学效果。针对学员招生难的问题,采取线上全方位“轰炸”宣传,网格员带“任务”进格子宣传,发动学员“人传人”宣传等;对于课程效果不佳的情况,加入更多课上互动,将课堂从室内移往室外,鼓励学员在朋友圈“晒作业”。
整合阵地链接资源,合力打造“夜校品牌”
稳定的师资是办好夜校的关键。解放街道联合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选派专业优秀教师进行授课指导,深入浅出解析中医原理和养生“秘诀”,指导中青年群体科学养生,提高课程“含金量”。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服务群众项目资金,并严格执行审批流程、控制经费开支,为课程开办提供物质保障。
整合办学活动阵地,打造线上线下双阵地、室内室外活阵地。解放街道选取武德路、迎喜门、荆襄河、十方庵四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试点主阵地,建立学习微信群作为线上阵地,课后上传教学视频和重点内容笔记,扩大课程覆盖面。将太极拳等活动量较大的课程移到室外人流密集的广场,展现课程风采,提高课程吸引力。
打造解放街道办学名片,靠前争取优质资源,主动对接荆州市中医院、荆州市非遗协会等链接更多精彩课程。目前解放街道4个社区试点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社区夜校”成了居民群众想来、爱来、盼来、还来的地方,从试点运营向常态铺开转变,成为“连心”解放品牌下的又一个“金招牌”。
增强质效事半功倍,深入开展“联合行动”
为了增强质效,解放街道党工委深入开展“联合行动”,打造“夜校+”模式,融合共同缔造、老年教育、基层减负等重点工作,将活动聚集的“流量”转化为基层治理的“能量”。
吸纳共同缔造“新成员”,在夜校课程开始前10分钟播放解放街道共同缔造宣传短片,以湖北省级试点鑫成佳园小区、沙市区美好小区南湖小区为例展现组织体系全、公众服务优、治理机制强的基层风采,进一步推动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激发中青年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扩招社区夜校“老学员”,将夜校课堂作为老年教育新点位,以社区老年大学为分阵地,将一部分参加意愿强烈的老年人引进课堂,丰富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的良好氛围。
融合基层减负“新风尚”,随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基层的精力被逐步释放出来。街道党工委坚持减负不减责,持续做好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引导社区提供创新基层服务、开展多样化居民活动,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社区夜校”等创新活动中,赋予基层发展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