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内容原创

AIGC海报 | 别成为流量的猎物,网络谣言治理手段要“上新”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4日15:0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数据显示,科普仍是网络谣言集中领域。伪科普信息充斥各大社交平台,主要集中在健康、养生、育儿等与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关注度较高的领域。

“秦朗丢作业”事件只是一个引子,是近来网络造假泛滥、网络流量被滥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不少案例中,“MCN机构”(网红经纪公司)充当幕后“流量操盘手”的角色,他们眼中,“毒流量”也是流量。

越是“离大谱”“放大招”,越能触发“传播”键。越是撩拨人心“带节奏”,越能深挖流量陷阱。越是“熟悉的配方”,越透着金钱的“味道”。公众对奇葩离谱的信息要小心,别被这些内容牵着鼻子走,不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法律应该给予谣言受害者更有力的支撑,加大对造谣者的惩处力度,包括经济赔偿和社会信用惩戒,震慑那些试图造谣的人,从而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群众、相关机构、组织和公众人物等社会层面的支持同样重要。对抗网络谣言不仅是受害者个人的事,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携手作战。对谣言既要“人人喊打”,更需“露头就打”。

在PS、视频剪辑、AI智能生成等技术加持下,网络信息变得更加真假难辨;利益联结在“制谣”和“治谣”的拔河中为谣言增加了抓地力和竞争力;治谣还得从谣言生成的基础环境中寻找“解药”,网络谣言从平台出发,但其发酵的根本土壤还是网络;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治理谣言起到关键性作用,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重典治乱,猛药去疴,网络谣言治理应该继续上一些新手段了。

针对“网络黑嘴”,从去年开始,国家网信办就开展了专门的治理工作,今年又开展专项行动,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展现出保护正规合法企业、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恶意涉企言论并非个体行为,而是行业竞争对手找来的“网络黑公关”,或是一些营销号雇佣“水军”制造舆论然后“擂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要真正深入彻底地整治乱象,就需要线上线下多方联动、多措并举,不但要封禁处理相关账号,还要揪出并严惩不法分子,让他们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还网友一个真实清朗的网络环境,也还企业一个法治规范的营商环境。

海报制作:李砚青

编辑:徐璇、李琛

文字来源:湖北日报、极目新闻、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吴康安】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