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台湾知名作家琼瑶12月4日下午在家中去世,在两岸引发强烈关注。就在她去世两天前,台湾知名音乐人刘家昌因病去世。岛内感慨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就此落幕。
刘家昌走了,琼瑶走了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5日报道,当天傍晚,琼瑶儿子、儿媳等家属发文,表示尊重琼瑶曾经的嘱咐,告别式将不设公祭,也不举行任何媒体会或纪念活动,不占用社会资源,“期盼外界给予家人时间和空间,来缓和悲恸的心情”,并强调“我们有着共同的回忆,一样的哀思,生活依旧前行,阿姨精神永在!”
在琼瑶之前,刘家昌的传奇人生也落下帷幕。据台媒报道,有“华语流行音乐教父”之称的刘家昌2日离世,享年81岁。刘家昌一开始在台湾的夜总会演唱西洋歌曲,表现普通,直到1968年以琼瑶电影中的《月满西楼》主题曲崭露头角。1970年,他创作的《往事只能回味》大获成功。刘家昌不仅创作大量音乐作品,提携的弟子也几乎都是传奇歌手,包括刘文正、凤飞飞、费玉清、邓丽君和甄妮等。许多歌手的畅销歌曲都出自他手,包括尤雅的《往事只能回味》,还有邓丽君的《独上西楼》等,其创作的电影同名主题曲《梅花》《一帘幽梦》《庭院深深》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
岛内医师沈政男5日撰文称,刘家昌靠着他的才华,一个人撑起了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流行乐坛,也栽培了太多歌王歌后,等于一个人写下了流行音乐的一个断代史。他的音乐也传播到大陆与东南亚,甚至日本与韩国也有翻唱他一些作品,“这在东亚流行乐坛上,堪可比拟的创作者也屈指可数了”。文章称,刘家昌的声名远扬,琼瑶帮了很大的忙。其实是她“靠着爱情文艺片的配乐,顺便带出了刘家昌”。
大批越南粉丝不舍
台湾《联合报》5日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琼瑶小说是女孩子“躲在棉被里偷偷看”的爱情经典。台湾远流出版公司董事长王荣文表示,如果金庸是华语世界“第一个把历史地理知识成功放入小说的作家”,那么琼瑶就是第一个“成功把古典诗词放进小说的作家”。琼瑶和丈夫平鑫涛创造的“文学影视一条龙”模式及通过这种模式打造巨星的影响力“目前无人能敌”。
台湾“中央社”5日特别提到,琼瑶逝世令大批越南粉丝不舍,纷纷在网络致哀、忆往日时光。其作品上世纪70年代即走红越南,电视剧《还珠格格》更是在越南家喻户晓,越南民间受此影响,甚至将小女孩昵称为“格格”。一名越南读者在网络上写道,琼瑶专写言情小说,越南读者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都读过她的作品,“在战争、贫困的岁月里,琼瑶的文学作品成了人们表达情感、体验爱与悲伤、流泪与表现自我的一个出口”。
一个世代的落幕
台湾历史学者胡川安在脸书表示,刘家昌和琼瑶都去世了,两个人的创作都很有影响力,“塑造了我们过往对于家国和情感的想象”,“象征着我们的过去,一个需要告别的年代”。
台师大文学院院长须文蔚5日撰文称,琼瑶不仅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作家,更是台湾文学出版界的异数,极少数能同时受到大陆、日本、韩国与越南大众读者喜爱的作家,开创了独特的“琼瑶现象”。韩国学者金惠俊曾统计,1950年到2009年,约180本台湾文学作品被翻译成韩文,其中琼瑶的小说就有75本,高达四成。同样地,越南翻译家阮秋贤称,越南读者眼里最著名也最受欢迎的台湾文学作家正是琼瑶。
有岛内舆论感慨,刘家昌走了,琼瑶走了,“仿佛宣告一个世代的结束,象征台湾流行文化黄金时代的终结”。更有人质疑,少了这两位创作者,台湾还剩下什么?尽管如今台当局大力推动文创产业,但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以前的刘家昌和琼瑶才是台湾文创业成功的典范。他们跨足影视音和出版业,不仅活络了文化的产业链,也满足了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兢兢业业打拼的小老百姓休闲娱乐的需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琼瑶擅长把古典诗词巧妙地转化为小说主题,如杜牧的《一帘幽梦》、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杨慎的《几度夕阳红》等。她为电影《在水一方》主题曲撰写的歌词,堪称《诗经》的最佳白话翻译,“不知不觉间,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今网络发达,人人有机会当网红,可是唱片业已没落,大家一起吟唱熟悉流行歌曲的岁月似乎一去不复返了,而自从台湾大幅开放外片进口,冲击岛内市场,影视产业也因难以竞争而欲振乏力。
《联合报》称,如今台湾影视作品连畅销、卖座都很难,有些片子还得靠包场来撑场面,“多才多艺如刘家昌、琼瑶,若生在这个时代,恐怕也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