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荒漠化防治的“宁夏经验”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15:5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银川12月12日电(记者刘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正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在中国馆边会活动中,宁夏代表推介了荒漠化防治成果和技术措施,用“宁夏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在中国馆展示区,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和电动马达式沙漠植苗工具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它们是由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发明的治沙“利器”。

5月30日,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万里之外,在宁夏治沙一线的唐希明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能展现在大会上,倍感荣幸。“过去用铁锹造林效率很低,我们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这个‘干’字形沙漠造林工具。有了它,造林成活率比传统的铁锹挖坑造林成活率提高了很多。”唐希明说。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三面环沙,曾是中国荒漠化和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根据第六次和第五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对比,宁夏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5.39万公顷和12.14万公顷,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

在人与沙的长期较量中,不少治沙“土发明”和“黑科技”得以研发应用并不断迭代升级,让更多荒漠变绿洲。

20世纪50年代,为保障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行车安全,宁夏中卫市人民探索创造了被誉为“治沙魔方”的草方格治沙技术和“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开创了中国沙化土地治理的先河。

借助“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中卫市累计治理沙漠10万公顷,“逼退”腾格里沙漠25公里,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奇迹,包兰铁路也得以畅行至今。

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穿越腾格里沙漠的路段,两侧设置了生态防护带(无人机照片)。(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如今,“治沙魔方”已有了“升级版”——科研人员研发的“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将草方格使用寿命由2—3年提高到5—6年,装置工作效率比人工扎设草方格工作效率提高60%。蓝藻沙结皮技术的研究应用使草方格内流动沙地结皮时间由原来的10—20年缩短至2年。

科学治沙的同时,宁夏创新实施了林光互补、草光互补、藤灌草等一批治沙用沙新模式,开展“光伏+生态治理”26300公顷,新能源装机突破3600万千瓦,腾格里沙漠南缘已成为宁夏太阳能“硅谷”。

此外,宁夏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群众增收紧密结合,利用沙区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枸杞、葡萄酒、沙漠旅游等特色沙产业,实现“绿富同兴”。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昔日戈壁荒滩进行生态修复后,已发展酿酒葡萄4万公顷,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工资收入达12.24亿元;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被誉为“东方神果”的枸杞让荒漠披绿又生金——枸杞产业带来27万个就业岗位,综合产值达290亿元……

7月5日,游客在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体验大漠飞天项目和骑骆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腾格里沙漠腹地,游客们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中体验沙漠特色游乐项目。如今,宁夏已开发沙漠旅游12000公顷,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沙坡头景区成为宁夏旅游的金字招牌。

“以前人们提到沙漠,常常‘谈沙色变’;现在沙漠却成了很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变成了我们的‘金色银行’。”在沙坡头当了12年导游的中卫姑娘王莉感慨地说。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宁夏积极向国际社会分享荒漠化防治经验和成果,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建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已有72个国家及地区和国际组织的262名学员来到宁夏学习荒漠化防治经验。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