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国家信访局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依法依规处理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推进效果,国家信访局与新华网联合推出“着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访局长访谈”专题宣传。地方信访部门主要负责人做客新华网,介绍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措施、亮点、成效、经验。本期访谈邀请的是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省信访局局长吴立新。
推动“五个法治化”、“四个到位”走深走实
新华网:福建作为较早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省份之一,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省信访局局长吴立新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吴立新: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首先是强化了顶层的制度设计。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门研究信访问题和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推进。2023年12月份,以省委省政府“两办”的名义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意见》,作为全省信访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另外在过去的规章制度上,重新梳理了121项规章制度,然后在设置规章制度过程中,为了基础业务的规范化,设置了35个规范性的流程指引操作系统,从宏观的制度机制到具体的流程指引。
第二,在全方位、各个领域注重培训和宣传。比如把所有优化后的信访路线图全部逐村逐社区张贴到墙上,全省每个社区、每个村居都有这张路线图,告知到每一个信访群众。只要涉及到信访问题,有诉求,就按照这个路线图走。
第三,推进基础业务规范化,建立高水平数字智治系统,具体就是打造了一个法治化的大数据平台,分为五个版块,即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问责法治化和维护信访秩序法治化。“五个法治化”版块,核心就是要做到“四个到位”。
对每一件信访事项,做到分清性质,明确管辖,转办督办到位。在受理法治化上,设置了很多固定的智能化程序,全部格式化定型。只要有信有函有件,必须要有登记有告知。按照法治化要求,督促推动受理单位实体解决、实质解决信访问题。如果没有实质性答复,我们有督促审查,退回去要求重新答复。
第四,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在每个月的15日左右,在固定场合接访。这也是福建省做得非常好的一个传统,也是我们作为从源头解决信访问题,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非常具体的举措。通过这些方式,推动基层解决了很多信访矛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 实现信访事项“就近办”
新华网:福建省是数字中国建设先发地,现在又在推行数字智治,对群众信访会带来哪些便利呢?
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省信访局局长吴立新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吴立新:福建省充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依托“信访云”信息系统,实现信访事项“便捷办、就近办”。建成福建“信访云”信访信息系统,以“1161工程”(1个信访数据中心、1个信访人工智能平台、6大应用系统、1个终端门户)为主体,构建“信、访、网”一体化服务矩阵。实现办理“一网通”,信访信息系统联通全省8000多家单位,实现信访部门、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全覆盖,信访事项可以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次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实现服务“一网通”,把网上信访受理平台与其他分散的“小窗口”统一整合起来,将群众通过来访、来信、来邮、网上投诉、视频信访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端信访等各类渠道提出的信访事项,全部纳入信访信息系统,构建网上信访受理办理综合平台,真正联通信息“孤岛”、打破信息“壁垒”,信访服务更加便民规范高效。实现督评“一网通”,建立群众网上追溯管理和查询评价机制,让信访事项办理过程可查询、流程可追溯、进度可督促、结果可评价,促进提升信访事项办理整体质效。
逐级设立1.9万个“信访评理室” 灵活采取多种方式推动“事心双解”
新华网:“信访评理”机制是福建省的一大特色,具体有哪些内容?
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省信访局局长吴立新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吴立新:福建省市县乡逐级设立1.9万个“信访评理室”,发动“两代表一委员”、律师、民间调解员等专业人士、群众力量组建20多万名评理员队伍,灵活采取上门评理、流动评理、现场评理、视频评理、提级评理、派出评理等多种方式,强化风险隐患事前评理、初信初访事中评理和存量积案事后评理机制。同时,各地结合自身资源,在信访评理中融入和宣扬红色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涵养正气。比如,南平市建设“红色评理站”,站内修建当地革命烈士名录墙,在评理前后讲解革命烈士故事,教育倡导革命光荣传统,营造说真话、讲道理的良好氛围;成立“朱子茶理室”,传承朱子“以茶论道、以茶说理”做法和“问源、扬和、谕理、循法”思想,促进对话协商。莆田市设立“妈祖信访评理室”,将“立德、行善、大爱”精神贯穿于评理过程,推动“事心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