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300年前村落点亮南京文明之光
高淳薛城遗址公布最新重磅发现,“江南第一龙”镇守整个墓地
12月19日,南京市文旅局、高淳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南京文明之光——高淳薛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公布薛城遗址考古一系列最新重磅发现。
自1997年发现至2023年,薛城遗址历经5次考古发掘。经过专家论证,薛城遗址时间跨度距今6300年至4000年,是南京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重要史前聚落遗址,是南京乃至江苏地域文明探源的关键遗址之一。
古丹阳湖畔,薛城先民靠水吃水、饭稻羹鱼
薛城遗址位于高淳淳溪街道薛城十村,面积约6万平方米。1997年,薛城遗址在新建乡卫生院办公大楼中发现,至今已进行5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3年,薛城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于通海介绍,目前遗址发掘总面积820余平方米,发现了墓葬区、生活区、祭祀区、灰坑、祭台等遗迹,逐渐揭示出南京先民们新石器时期在鱼米之乡的生活场景。
薛城遗址的先民当时生活环境如何呢?论证会上,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敏指出,这座聚落当年地处古丹阳湖畔。古丹阳湖当年是长江下游地区四大巨泽之一,逐步解体演化出了今天的固城湖、石臼湖、南漪湖。
生活在湖畔,薛城的先民们过着“靠水吃水、饭稻羹鱼”的生活。从薛城遗址出土的动植物微体显示,薛城遗址长期处于滨水环境,植物微体包括水稻、芡实、菱角、睡莲、蓼等水生植物,动物遗存中以鱼类数量种类最多,还有鳖、鼋、蚌、螺、河蚬、猪、犬、獐、鹿等。考古还发现了一种网坠,这是使渔网迅速下沉的渔具,极具生活智慧,说明当时先民已经开始使用渔网捕鱼。
历经五个文化时期,薛城先民两千多年没“挪窝”
薛城遗址的另一大特点是时间跨度长。从距今6300年至距今4000年,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距今6300~5800年、5800~5500年、5500~5300年、5300~5000年、5000~4000年,对应马家浜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周边文化的年代。
薛城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标本近1000件,以平底釜、筒形罐、三系钵、彩绘豆等为代表的陶器最为典型,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与周边的宁镇地区、太湖流域诸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已被有关学者命名为“薛城文化类型”。
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认为,这体现了聚落的环境稳定,人口产业文化持续发展,文化序列完整,为观察研究揭示宁镇地区文明的起源发展提供了重要窗口。“2300年的跨度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秦始皇出生前到今天,人们一直稳定地在一个地方生活栖居。”贺云翱说。
考古发现也揭示,在这2000多年中,薛城先民们的生活和社会形态发生了不小变化。例如从不同墓葬中陪葬品数量的多少可以看出,人们从原始社会进入了有贫富差距的阶级社会;饮食结构上,稻作种植、家猪驯养的比重也在稳步增加,尤其在遗址的第三期出现了明显的跃升,进入第五期,家猪成为主要的肉食来源。
用猪祭祀、崇拜扬子鳄,薛城先民精神世界很丰富
特别是在遗址的第四期、第五期地层,考古人员发现了台型祭祀遗存,其上有5处祭祀坑,分别为4具猪骨坑和1处蚬螺壳坑,有的猪在下葬时还有意将头砍断埋葬。这也是宁镇地区首次发现这样结构完整、功能明确的台型祭祀遗存。“将宝贵肉食用于祭祀活动,说明人们已经在满足基本生存的需求,有了原始的信仰,需要进一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是薛城先民文化发展的典型体现。”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说。
薛城遗址还发现一处蚬壳堆塑遗迹,形似一只趴伏的鼍龙(即扬子鳄),这是首次发现。目前学界认为,蛇、鳄是中国龙形象的两个主要源头。薛城出土的“鼍龙”被专家们称为“江南第一龙”。
据介绍,此处“鼍龙”蚌塑位于墓地西北边缘,其作为墓地西北角的标志性人工建筑,可能具有镇守整个墓地的涵义,对探讨史前江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原始信仰、动物崇拜,以及龙形象的起源是重要的新材料。
目前,薛城遗址已经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并于2023年12月,薛城遗址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下一步,相关部门计划将薛城遗址建设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