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党建

串点连线成片建设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09:59 来源: 农民日报

“这两天正在群里征集新菜品,为了让大食堂的菜品更丰富、更适合大众口味,我们请老顾客来免费试吃品尝,多提宝贵意见。”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点开手机微信群说,“群里这些顾客都是我们未来的回头客,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大食堂的人气也会越来越旺。”他所说的大食堂是花石村、安腰村和栲栳村联合创办的集体经济项目,收益归花石组团所有。

“以花石组团(花石村、安腰村、栲栳村)为带动,积极打造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0个镇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及N个组团,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副市长侯波提到推动片区化发展模式时说。

作为河南省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济源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实施五个联动、调动五个资源、坚持五个程序的“三五”和美乡村建设模式,立足丘陵地区资源禀赋,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面推进,探索出片区化推进区域共富、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由单打独斗变联动整合,实现片区协同发展

2023年,济源规划建设了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该片区覆盖2个镇72个村庄,打破镇村行政界线,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实现协同发展。

记者在承留镇大沟河村看到,彩色步道穿村而过,自然景色与驿站、咖啡馆、民宿、露营等新业态完美融合,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大沟河村党支部书记陈东平说:“从脱贫村到如今的休闲旅游村,这是示范片区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规划部门经常指导如何规划用地,还协调了很多项目。”

党建联合、规划联批、产业联兴、设施联建、乡风联治的五个联动机制相辅相成、深度融合。济源示范区成立片区规划委员会,负责统筹片区内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抱团发展只是第一步,因地制宜激活乡村资源才能让示范片区发挥引领作用。”济源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大沟河示范片区规划委员会主任李佩军说。

承留镇承留村是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核心带的起点。外地游客李芬芳头一次来531铁路公园,就被吸引住了。这里曾是531三线建设铁路旧址,经过挖掘文化元素,盘活建成铁路文创园区。园区内有咖啡馆、博物馆、露营基地等多种业态,兼具工业风和时尚范儿。

济源乡村建设美学顾问、河南省民宿协会会长邱英平介绍,从531铁路公园出发,一路骑行19公里,途经承留、坡头两个镇的花石、大沟河等29个行政村,有机串联全程22个景点,贯通了蔬菜制种、生态养殖、林果采摘等多种产业。

激活资源,各村由单打独斗向联动整合转变。济源示范区积极探索以毗邻协作、联建共富为原则的抱团发展模式,率先成立了承留镇花石组团党总支,花石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任党总支书记,栲栳村、安腰村的党支部书记任党总支委员。

“花石村坚持‘集体领办+群众入股+引进社会资本’的发展模式,建起千亩梅园、水上漂流、滑雪场等项目,形成春赏花、夏玩水、秋采摘、冬滑雪的四季产业模式。”周全喜介绍,花石村不仅自身发展迅猛,更通过组建花石组团党总支,与栲栳村、安腰村紧紧相连,共同出资成立济源市三家春农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的花石组团党建工作新格局。

花石组团党总支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统筹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对跨村协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进行联合会商。同时,构建“党总支+平台公司+项目党小组”组织架构,建立党员领办项目工作机制,以组织优势带动形成发展优势。

提起党总支对片区发展的积极作用,周全喜说:“把党小组建在项目上,可以全方位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花石组团投资180万元建起了幸福院,为组团范围内的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休闲设施,并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围绕养老助餐、农产品销售等建成金花石大食堂,所得利润由3个村平分。“我们将以花石组团为龙头,带动南山9个村连片发展。”承留镇镇长卫泽方说。

由培养输送到精准培育,鼓励人才干事创业

2024年7月,济源示范区新招录的公务员余虹乐入职时表态:要扎根基层,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几个月过去了,在大峪镇党政办工作的余虹乐告诉记者:“工作中有了‘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的指导,使我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进入了工作状态。”

面向余虹乐这样的新录用公务员,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联合用人单位开展了年轻公务员“青苗培育”工程。“我们通过‘双导师帮带制’精心育苗、多岗锻炼压担壮苗、建立培养档案跟踪护苗等多种形式,持续优化年轻公务员成长路径。”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贺晓林说,要把新招录的公务员培育好、管理好、使用好,让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济源示范区鼓励整合资源、盘活资源、挖掘资源、优化资源、植入资源,推动片区内各种要素流动、聚集。乡村振兴既需要“头雁”的带领,也需要更多本土人才发挥积极作用。思礼镇党委书记于晓波介绍,通过构建“123”人才精准培育机制,成立一个本土人才培育专班,面向镇级和村级两个后备力量“蓄水池”,通过搭建“武山讲堂”学习平台强化理论武装,搭建农业产业基地平台强化实践能力,搭建梯次培养平台择优选拔充实现有村“两委”队伍,逐步培养一大批懂农爱农、扎根农村的本土人才。

作为济源新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思礼镇涧南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信普带领群众在村里规划了工业区、养殖区、蔬菜大棚区和经济作物区,全村共有8家企业、250座蔬菜大棚。“我们村能有今天的发展,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全村干部群众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一心一意谋发展奋斗而来的。”王信普说。

同时,济源示范区还制定《济源示范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指导各镇(街道)按要求做好后备力量人选摸排、分析研判、人选确定、后续培养等工作,确保落实落细落到位。

由各自开花转向抱团发展,产业联兴增收致富

济源示范区10个镇级示范带内的村庄统一规划建设,各村庄组团联合连片提升。各镇通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了全域片区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格局,由各自开花转向抱团发展,演绎产业联兴的故事。

大河桃源组团辐射带动双堂、清涧等7个村。在坡头镇双堂村,优秀直播员冯艳青是村民口里的能人,也是直播平台上的网红。“主要卖我们这里自产的农副产品,薄皮核桃、山楂、金蝉、榆钱之类的,2024年的销售额预计能突破6000万元,带动了周边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冯艳青说。

济源示范区强调先策划、再规划、再设计、后建设、重运营五个程序,全流程一体化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内项目建设。坡头镇党委书记李国红说:“我们推行乡村CEO制度,创新乡村运营模式,帮助村庄实现抱团发展。”被聘为乡村CEO的吴伟利负责大河桃源组团的规划运营,他介绍:“冯艳青已做了8年电商直播,经验非常丰富,我们请她给新人做培训,让片区内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直播带货中来。”

村村有规划,品牌越叫越响,片区实现抱团发展。思礼镇积极推进“双绑机制”,坚持以企带村、村企共建,协调推进范寺、思礼等重点企业所在村绑定万洋集团,发展仓储、劳务公司、配套包装等产业。其中,思礼村成立武洋包装材料公司,年增加集体收入100余万元;郑坪、西宋庄等村绑定文旅集团,通过南坪民宿、卢仝茶园、柿沟写生基地等项目的带动,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济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闫荣涛表示,通过强化抓党建促强村富民的主角意识,激励广大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因地制宜促进本村发展,真正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活起来、旺起来。

蔬菜制种是济源的农业特色产业,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的蔬菜良种繁育基地星星点点遍布济源大地。该公司将产业发展与山区群众的增收致富相结合,“我们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让更多农户参与进来,把济源山区在蔬菜制种上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带动群众致富。”公司董事长侯三元表示。据悉,蔬菜制种的亩均收入可达6000元~1.5万元。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带动1.5万余户农户致富,30多个脱贫村因此转变为经济发展先进村。

为了推进片区化发展,济源示范区还采用“党建+项目”的模式,积极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安东利介绍,全区2024年争取到中央衔接资金650万元,对8个镇13个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扶持。

实施五个联动、调动五个资源、坚持五个程序已成为片区化推动济源和美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庄建球表示,济源将继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高水平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河南西部山区乡村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徐恒杰 刘菁)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