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徐云
近日,67岁的李先生因突发头痛、眼部胀痛伴行走困难,被送往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头部CT及CTA检查示左侧椎动脉动脉瘤破裂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医护团队行急诊手术,在支架的辅助下用弹簧圈致密填塞动脉瘤,使患者转危为安。
每年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引起血压突然升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概率增大,严重时会危及人体生命,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12月26日,泰康医疗神经医学中心首席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医院院长陈劲草教授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提醒公众,尤其是中老年人、“三高”人群以及有家庭病史者,注意预防这颗颅内“炸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菁华
通讯员 李诗然 周游
冬季颅内动脉瘤破裂高发
与李先生遭遇相似的是48岁的王先生。12月初,他突发头晕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急促、大量呕吐等症状,经急诊查颅脑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颅脑CTA显示基底动脉瘤破裂出血,泰康同济医护紧急处置后将其转入导管室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其动脉瘤形状、大小与周边血管位置关系等特点,泰康同济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学术主任赵文元、神经外科主任赵斌杰和学术主任张庭保使用新型自膨式动脉瘤瘤内栓塞系统(WEB)为患者扫除了颅内“炸弹”。
“针对此类基底动脉顶端部位复杂动脉瘤,相较于传统开颅及介入手术,应用WEB装置系统稳定性更高,具有能够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率,缩短手术时间,免除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等优点。”陈劲草介绍,这种方式属于微创治疗手段,借助血管内介入的方式,将特殊的栓塞材料送进动脉瘤内,阻断血液流入动脉瘤,从而能够以更小的创伤封堵动脉瘤,为患者的恢复创造更好的条件。
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关键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血管壁局部薄弱而产生的瘤样突起,虽然名为“瘤”,但它并非肿瘤,不会扩散,也不需要放化疗。
陈劲草教授介绍,未破裂的动脉瘤通常不会引起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视力下降等问题。然而,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短时间内极容易多次出血,就诊前有大概8%至30%患者死亡,若发生再次破裂,死亡率则高达70%,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不清、昏迷等临床症状,致死致残率极高。一旦动脉瘤破裂,通常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以减少再次破裂的风险。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陈劲草介绍,开颅夹闭术,通常是通过显微镜使用显微手术技术在脑内游离血管与动脉瘤后,给予精准夹闭;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到异常膨出的动脉瘤处,利用微导管释放栓塞材料封闭动脉瘤,从而防止破裂出血。因为介入治疗具有更为微创的特点,不需要开颅,更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同时该技术更容易被医务人员所掌握,是目前大多数患者的首选。不过,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脑动脉瘤位置、大小、形状、年龄和体质、有无破裂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便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脑动脉瘤非常凶险,致死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陈劲草提醒,日常要注意控制饮食,少油少盐少糖,合理作息,持续进行体育锻炼,控制好血压,并建议定期体检,适龄人群应完善脑血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治疗。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