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从城市到乡村 教联体重塑美好教育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07:3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梁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

两年多来,湖北大力推动教联体建设,目前已有效覆盖80%以上的义务教育中小学,90%以上受访群众认为教联体帮助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实现明显提升。

“你”“我”变成了“我们”

金岭小学是大悟县新城镇村办小学,因地处偏远、乡村空心化等原因,老师留不住,学生招不来,一度成为“空壳”校。在当地教育部门支持下,2021年与县城的大悟县思源实验学校“牵手”,经过一年的结对帮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之前的帮扶,两校师生分开教,教学管理“两张皮”,各自为政,无法相融,困境并未真正摆脱。

2022年底,省教育厅、孝感市教育局部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思源学校纳入15个教联体建设试点,与金岭小学组建融合型教联体。

融在一起,就是资源整合,共同发展。“你”“我”变成了“我们”,思源学校与金岭小学按照“六个统一”质量标准,校领导和教师轮岗,两校学生交叉分班,探索推进“理念、管理、教学、师资、文化”全面融合,实行一体化管理。金岭小学教师队伍、教学质量“脱胎换骨”,以往流出的学生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孝感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教联体建设过程中,原先由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单向“输血”,向资源互补、双向联动与反哺的模式转变。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义务教育教联体覆盖率94.77%。其中紧密型教联体占比84.7%。2024年秋季开学统计,全市教联体内薄弱学校共回流学生9500余人,全市义务教育大班额从高峰时期的15%下降到1%以下,基本实现全面消除。

金岭小学的变化,是全省教联体建设的缩影。在教育数字化赋能下,教联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正在实现跨区域、跨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从2022年我省启动教联体改革试点至今,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国家监测显示,义务教育城乡差值系数2023年较2020年缩小16.9个百分点。今年6月发布的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湖北公共教育得分比上年度进位13名。

百姓关注的“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得到有效纾解。

推进更大范围的公平优质

今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再次提出要求。推进教联体建设,为教育强省夯实基点、增强后劲。省教育厅鼓励基层因地制宜,探索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联合办学,推进教联体发展提升能级、质效。

前不久,随县科普教联体12所学校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刘福江、徐世球教师团队展开地质科普实践交流。像这样的活动,已成为这个科普教联体的常态。

此前,因深耕科普沃土、开放办学,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在全国声名鹊起。从2023年开始,净明小学联合周边学校构建随县科普教联体,通过联校行动,结对帮扶,促进科学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共同成长。

一年来,净明小学副校长汪家望感受最深的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看到各校教师学生都受益,我们共同进步,很有价值。”教师成长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轮岗交流获得了更多学习研修途径,乡村孩子通过教联体资源共建共享,获得了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城乡共建,一体打造,共同发展,五育融合,缩短了城乡之间教育差异。

在科普教育这面旗帜下,教联体区域内2所初中、10所小学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尚市二中农耕基地,尚市镇中心学校食用菌基地,净明小学气象站、太空种子种植基地等,丰富了教育内涵。今年,各校师生在科技竞赛、评选等多方面都有收获。

教联体还与武汉小学结盟,邀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孙万儒院士等担任客座教授,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省市县科协等单位取得政策、硬件和人才支持,让教联体功能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大科普”教育格局还进一步辐射到周边省市中小学。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到2027年底,教联体建设有效覆盖9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和所有县(市、区)薄弱一中,每个县(市、区)至少办好1所优质高中,建有初中的乡镇至少办好1所优质初中,实现“县县有优质高中、镇镇有优质初中”,不断抬高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底板,逐步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推动县域教育水平逐步达到所在地级市的平均水准。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