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省经历了雨雪冰冻、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19次自然灾害过程。截至12月30日,我省倒损居民住房重建修缮完成率达100%,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承诺基本实现。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恩施、宜昌、黄石等地实地探访,看到群众一张张写满幸福的笑脸,听到一声声感激与憧憬的话语,见证着将倒房重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能安居更能乐业的“用心”;感受着严守自然规律科学选址,筑牢防灾减灾防线的“有意”;体悟着促进乡风文明,让新家园承载更深文化厚度与人间温暖的“真情”。
新家建在更安全的地方
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通讯员 李伟 刘球
2024年12月23日,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下棋棚村,搬进新家的黄之延父亲笑得合不拢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通讯员 刘豈蓉 摄)
路边上,一座新屋矗立,铃铛声响起。
一群羊迎面而来,51岁的村民黄之延放羊回家。两只小羊羔欢快地跑到前面,它们是数月前“死里逃生”的母羊诞下的。
一公里外,大山深处,黄之延原来的家就位于山体斜坡中段。兄弟姐妹成家后单过,他和老父亲相依为命。
说起劫后余生的经历,他红了眼眶,潸然落泪。
7月,一场接一场大雨哗哗落下,村干部多次上门动员转移,父子俩却说什么也不愿走。
“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经历过无数次暴雨,这次肯定也出不了大事儿。”父子俩执拗地认为 “家里养了猪、羊、蜜蜂,老房子扩建到十几间,得有人守着”。
7月13日傍晚,名叫“小咪咪”的黄狗拼命吠叫,黄色泥浆水冒进屋里,不祥的预感笼罩着黄之延。危急时刻,他录下视频发给最信赖的人——村党支部书记彭钦艳。作为村里的灾害信息员,她马上赶到附近观察。不好!山上涌下的黄色水流越来越大,彭钦艳当机立断:“转移,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13日19时40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几名村干部紧急将父子俩送至村里希望小学临时安置。当天23时45分,泥石流从山上呼啸而下,碗口大的树瞬间被冲断,正下方的一排房屋全部被冲垮,深埋于地下。庆幸萦绕在父子俩的心间。躲过一劫的父子俩感受到了另一股暖意:热腾腾的食物和全新的棉被送到了手中。但他们心里仍紧紧揪着,家没了,以后该怎么办?
“我想都不敢想还能建新房!”黄之延再度落泪。力量在汇聚,重建在推进。
遵循自然规律合理选址,是首先遇到的一道难题。经有关部门反复论证,老宅原址不适合重建。新家安在哪?父子俩紧锁眉头。让他们喜出望外的是,相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上门为他们办理相关证件;规划部门科学选址,避让灾害隐患区;村里干部和村民也张罗起来,四处帮他寻找新的宅基地。最终,新家安置在村道边、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家,再也不是深山中孤零零的一户,附近还有邻居相伴,交通出行也更为便利。
7月26日,选址确定后,紧锣密鼓开工建设。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不间断关心生活情况,帮忙加快房屋建设进度和监督质量。不到3个月,新房就建成入住了。逃生的“小咪咪”根据气味找到父子俩,一同搬进了新家。
黄之延满意地指着新家——一栋三间一层的砖混平房,笑着说:“房子主体总共花了近8万元钱,政府给的各种补助资金就达7.2万余元。”
泥石流发生时,父子俩顾不上老宅里埋着的2万余元现金。7月19日,大家帮忙联系租用挖掘机,从废墟中找出被掩埋的2.2万元现金。更令他惊喜的是,一只2斤小猪在废墟中坚强求生,被挖出来时还活着,如今这只“猪坚强”寄住在同村乡亲家中,已长成两百多斤“白胖子”,只有那根断尾还在“记录”着当时的惊险一幕。
“感谢党,感谢政府,太多的感谢我说不尽!”黄之延三度落泪,他充满希望地说,加盖工程马上竣工,他争取早日把寄养在乡亲们家里的猪和羊全部接回家。
家门口就有工作岗位
希望日子像新房一样亮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菁华
通讯员 石中杰
2024年12月26日,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平原村,马利君在重建的新家中擦拭厨房灶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双开防盗门大敞着,阳光从窗户里透进来,洒在客厅的墙上,明晃晃的。12月26日上午11时20分,马利君从家附近1.5公里的野菊花种植地收工后,向来访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一行介绍她的新家:“墙刷白了,门窗焕然一新,但厨房还是沿用老式的灶台,我和婆婆都用习惯了。”
家具虽不多,还有些旧,但地上的白瓷砖却异常的干净、明亮。“以前的老房子还是泥土地面,现在是瓷砖地,我每天清洁两遍,孩子还小,有时候会坐在地上玩儿。”马利君背过身擦了把眼泪,称自己是个“苦命人”。
35岁的马利君是阳新县白沙镇平原村的低保户。两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独自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婆。2024年3月23日至24日,阳新县北部地区出现风雹灾害天气,局部地区出现10级雷雨大风,并伴有冰雹。狂风呼啸,冰雹敲打,马利君家年久失修的老砖房侧面墙壁垮塌、屋顶瓦片所剩无几,“房子一塌,感觉天都塌了。”将一双儿女托付给公婆照顾后,马利君独自去浙江打工,挣钱修建房子。
灾情上报,政策下来了。经当地政府批准,阳新县应急局为马利君提供因灾倒损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救助资金3.5万元,支持她们家在原地建房。
挪出家具、清理废墟,在原来的砖房宅基地上建起了坚固的水泥房。新房不怕风、不怕雨,一家人心里感到久违的踏实。对马利君来说,这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屋子,更是疗愈心灵的归宿之地。
“两个孩子都需要妈妈的陪伴,你愿意到村里的农业产业基地工作吗?”村干部们体恤这个坚强的女人,村党支部书记朱彦想了个招儿,“咱村里的企业,在家门口就有一个种植和采摘野菊花的工作岗位,每月大概有3000元工资,能帮你一把。”湖北金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平原村建设1030亩野菊花种植基地,上缴村集体收入累计80余万元,为村民提供工作岗位60个。一端连着百姓,一端连着市场,村企联合发展成为平原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能在家门口就业,马利君感觉日子好起来了。
“屋子里明亮,日子才会跟着明亮起来。今年在新房子里过年。”说话间,闲不住的马利君又拿起抹布擦拭厨房的灶台,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等明年攒下钱,把二楼也盖起来,孩子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今年以来,阳新县先后遭受低温雨雪灾害、风雹灾害和强降雨洪涝灾害,造成14户房屋严重损坏、78户房屋一般性损坏。一笔一件救灾款物,汇聚成重建的底气;一砖一瓦悉心垒砌,搭建起百姓安稳生活的希望。截至目前,阳新县14户房屋倒塌重建户,已全部完成建设;78户损毁修缮户已全部修缮完成,共发放因灾倒损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救助资金46.7万元。
众手相助一砖一瓦托起新家
灾后重建“暖心账本”写满真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李伟 钟绍媚
2024年12月25日,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台子湾村,周宗炎拉着老伴李凤英一起收拾新房院子。 (湖北日报通讯员 钟绍媚 摄)
清晨,薄雾如同一条玉带,在三峡库区的山间飘动,台子湾村就坐落在岸线山边。
村湾一处砖瓦新房亮眼,白墙蓝顶,简洁明亮,院子里摆着几个水缸、锄头和簸箕,墙角堆放着旧衣柜和一些杂物。“那些放杂物的地方等收拾妥当了,准备建个小菜园,种点自家吃的青菜。”75岁的周宗炎坐在门槛上,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
看着不远处挂满金黄柑橘的树丛,他转头对老伴说:“这么好的屋子,做梦也没想到会住进来。”
2024年7月9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秭归县。沙镇溪镇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当晚11点,土层滑动变形,大大小小的石块和树枝七零八落。周宗炎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村里连夜紧急组织群众转移,第二天山洪裹挟着泥沙倾泻而下,周宗炎的土坯房瞬间坍塌,化为一片废墟。
“看着家没了,我真的觉得天都塌了!”回忆起那天,周宗炎声音低沉,眼中满是痛楚。
周宗炎与老伴李凤英依靠种植4亩多地的柑橘为生,近几年接连遇到意外,让日子捉襟见肘。去年冬天的冰冻让柑橘减产一半,今年春天柑橘价格大跌,成本都难以收回。
“再难的日子我们都挺过来了,可这次房子塌了,手里一分钱存款都没有,真的没办法了。”周宗炎抹着眼泪,话语中透着无助。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灾难过后,一股暖流迅速汇聚在村里,托起了这个家的新希望。
“宗炎叔,别着急!房子没了还能再盖,省、县都有帮扶,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村支书王俊的话像给周宗炎打了一针强心剂。
很快,周宗炎一家被列为重点救助对象。在政策支持下,他获得了房屋重建救助4.5万元、农房保险赔付3万元,以及过渡期的生活救助1.8万元。
不仅有政府援助,邻里之间点点善意也汇成大爱。“房子塌了,周叔你们一家先住我家。”邻居汤昌菊拉着李凤英和周宗炎,安顿好临时住所。
村干部带着施工队上山勘察,商量建房选址。“人家是来干活的,可把我们当自家人。”周宗炎说,“木匠、泥瓦匠一干就是一个月,一天都没耽误,搭房梁的工钱都没收。
与此同时,乡亲们也没闲着。大伙儿帮着搬沙、搭脚手架。砖一块一块地垒起来,房子一点一点地升高。不到4个月,一座崭新的砖瓦房拔地而起。
周宗炎翻开一本“暖心”账本,细数每一笔爱心支持:“政府各种补贴累计超过9万元,乡亲们你100元我50元,爱心接力凑了3万多元,就连砖钱也有人帮着垫付……是大家齐心协力,把我的家一点一点撑了起来!”
“重建不仅是重修房屋,更是重塑乡风文明的机会。”村支书王俊介绍说,在重建过程中,村里倡导孝文化,鼓励亲邻互助,把家庭与乡邻的温情融入到灾后恢复中。
爱心汇聚,点亮盏盏灯火。秭归县政府在原有补助标准基础上,平均每户提高了2万元,并将过渡期生活救助延长至180天。与周宗炎家一样,秭归县142户受灾严重的家庭都在政策支持下住进了新房,78户房屋修缮也全部完成。
夜幕降临,台子湾村灯光渐次亮起。周宗炎家的窗户透出暖暖的灯光,与对面山头的灯火交相辉映。他感叹道:“经历了这么多,这个小家是大家一起托起的温暖!”
详见12月31日湖北日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