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映阳 汪芹
近日,外地游客郑女士反映,前往东湖风景区的东湖路上井盖密集,一个路口竟有三四十个,不仅有碍观瞻,有的井盖与道路并不严丝合缝,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记者沿着东湖路从香榭路口探访至兴国北路口路段,就发现有三处区域井盖密集。无人机航拍图片显示,这些井盖分布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上,其中两处分别有23个和11个,在兴国北路路口,稍微扩大一点范围,竟然有60多个井盖。
仔细观察发现,井盖材质主要有铸铁和钢筋混凝土两种。
井盖用途繁多:雨、污、自来水、天然气、公安、交管、电信、移动、供电、路灯等,标识各异。
井盖形状、尺寸和花纹也各不相同:
有五道横线花纹的“给水”“雨”的铁质圆形市政井盖;
有四道横线花纹的“水表”“自来水”铁质长方形井盖;
有四道弧线火焰花纹的铁质“天然气”圆形井盖;
有十字花纹的“污水”钢筋混凝土井盖;
有“吕”字花纹的“燃气”圆形井盖和“信息网络”铁质长方形井盖。
还有设计精美富有武汉特色的“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浮雕和“楚天台”线性雕刻花纹的“给水”圆形井盖。
60多个井盖分布在兴国北路路口几十米范围内,规格尺寸近20种、花纹样式近30种,路面犹如“井盖博物馆”。
井盖分布并无规则,有的井盖“茕茕独立”,有的“成双成对”,有的“三足鼎立”,有的六七个并列,还有的小井盖围绕大井盖“众星捧月”。有的密封完好,与路面融为一体,有的则有一定幅度下沉或翘起,导致路面凹凸不平,车辆驶过有颠簸,发出“哐当”声响。看上去,井盖犹如棋盘上散落的棋子。
采访过程中,又接读者报料,与中北路相接的沱塘路一段十来米的人行道上,19个井盖密布;原东湖太子酒店门前,16个井盖挤在一起。
针对读者反映的道路井盖密集问题,记者在武汉市民热线“12345”微信小程序留言,通报有关情况。该热线将信息转武汉市、武昌区多个相关单位。
随后,记者接到武汉市水务集团工作人员电话,询问井盖具体位置,表示将实地核查。
武昌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员付女士也来电告诉记者,井盖分属多个部门,“市政”字样井盖属该局根据规划图纸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留下,数量并不多。
武昌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规划管理科工作人员回复记者:井盖设置属施工图审查阶段把关事项,道路管线综合管理牵头部门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已转达建议,在后续管线审查中,提醒相关单位注意各类管线井道的设置,兼顾管线维护便利和路面通行安全,并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井盖密集、权属分散,导致集中管理难,暴露出城市规划不细致欠科学。建设优美宜居城市,应在规划阶段科学布局管线,制定井盖标准。老旧城区改造、市政道路维修时,应把井盖优化问题纳入重点考量范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叶闽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井盖太多太密集,就成了道路上的牛皮癣。”市民呼吁,井盖问题,希望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建设美丽城市、宜居城市,方方面面都要经得起“细看”。
(【社情民声】欢迎提供线索hbrbn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