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11日,长江日报“鲁珊视点”连发四篇评论,“深一度”看两会。
武汉进入“两会时间”。展望一年发展大计,“消费”是一个重要关键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要抓好的九大重点任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消费”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补内需短板的需要,也是重塑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的需要。消费一头拉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是推动产品创新、促进服务提升、提高生活品质的关键。
关于消费,不妨重新来认识一下。
消费不只是满足基本生存。在老一辈人那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鲜明时代印记,但也是物资匮乏下的无可奈何。今天,中国迈入丰裕时代,不必“将就”生活、“低配”生活。消费不再只满足基本生存,而是体验人生、表达自我甚至构筑新的生活维度。当我们听一场美妙的音乐会,饱览一次大好河山,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生活已今非昔比,而环境的改善、出行的便利、观念的提升乃至生活方式的转变都由消费推动完成。
消费也不只是“买买买”。购买商品之外,养老托幼、健康保养、艺术享受、休闲旅行、新潮体验包括充电学习,既是消费,也成为人的发展的表达。年轻人成为斜杠青年,老年人重入课堂,人们在尝鲜中解锁技能,不断将视野和脚步迈向更广阔空间……生活转向“好不好”,条件转向“优不优”,人就有可能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可以说,消费的本质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普惠民生福祉提升。
消费更不是掏人们口袋里的钱。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内需的重要组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有了更美好的生活追求,就会催生更好的生产、更优的服务、更系统的供给。这是一个经济系统,居民收入稳定了才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才敢消费,消费场景新环境好、人们获得感强才愿消费,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居民共同参与,形成良性循环,不断为百姓生活“提质”,为经济运行“压舱”。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句表述颇具“汉味”,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都在建,而“武汉优势”却独此一份,这是立足自身实际的武汉思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借鉴于网络语言的“内卷式”,显著特征是重复、同质、盲目、低效,说到底是一种恶性竞争。比如企业之间,以价格战跑马圈地,低成本运转以打击竞争对手,牺牲价格以抢占市场份额;在地方之间,违规大幅优惠招商,人为制造政策洼地、吸引企业进驻;在产业规划上,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上马新产业新项目,对热门产业、热门科技一哄而上。“内卷式”竞争的后果显而易见:于自身,资源错配、产能过剩、低效重复建设,带来大量烂尾;于全局,损害营商环境、公平竞争,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内卷式”竞争本质上是短期行为、短视行为,有伤大局,有伤长远。
避免“内卷式”竞争,办法之一就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本质上是实事求是,是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谋发展。
因地制宜不是一味求稳。就拿武汉来说,立足武汉长项、优势基础的五大优势产业,发展呈厚积薄发之势,有的产业如光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态势上已“独树一帜”,这样的发展完全可能超常规、突破性。
因地制宜不是不借鉴。好的经验做法、他山之石,顺应发展规律的好思路,不但要学,还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用出成果来。
因地制宜,从“地”出发,完全可以从上下游、各领域、各链条环节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但又不是只盯着一亩三分地,而要放眼大局,思考这块“地”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在全国大局上,武汉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因地制宜,既发展武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全国大局贡献不可或缺的武汉力量。而在武汉这盘棋上,各地各行业也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像不同方向的拼图一样,共同组成武汉高质量发展的画卷。
“转型”是近年来武汉发展的关键词。2025年武汉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转型”,认为“武汉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闯关期”,要“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
“闯关”“攻坚”——这些表述既说明“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说明“转型”非一日之功,需坚持不懈。
转型发展之难,难在要始终清楚转型为什么。转型是发展动力的转换,但在具体操作中又有一些困惑。比如,对所谓“夕阳产业”尽快腾笼、简单淘汰算不算?从第一、第二产业加快转向第三产业算不算?对企业来说,经历一轮数字化改造算不算?车间加装自动化设备算不算?再比如,转型是否需要转行?升级是否就要上新……这些问题很具体,也很难回答,因为这都属于表象。转型的根本,是要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模式摆脱出来,走向“提质、降本、增效、低碳”,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从这个根本出发,如何去转型,恐怕才有自己的答案。
转型发展之难,也难在能力要求。如今对于“转型”,人们基本都有共识,但知道要转,并不等于能转、会转、转成。发展方式变了,意味着眼界、思路、方向、模式、办法都在变,这对能力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人们通常习惯待在舒适区,一旦踏入未知,挑战就迎面而来。然而,转型可不是想好了、准备好了再转,时间不等人,到了被动要转的时候,时机可能就错过了。所以不但要增强能力,还要主动出击,争分夺秒,尽快在锤炼中长本事。
转型发展之难,还难在形成合力。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但仅靠企业自身很难完成,需要外力帮助。比如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利于创新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为企业提供强大助力等。转型也不只是哪级政府、哪个部门的事,需要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形成全社会的合力。相信只要一关接着一关过,闯过去,就又是一番新天地。
武汉两会上,人大代表以票决的方式确定今年的民生实事,这在武汉人民政治生活中是首次。
民生实事是每年两会上的热点,也是群众对新一年城市治理的期待。“群众关切什么,政府就解决什么”,被形象地称为“市民‘点菜’,政府‘做菜’”,这一模式延续多年。
武汉首次由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其实是从2024年9月起,一方面政府调研征集项目,另一方面人大代表走访,最后汇成候选清单,在两会上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最后要实施的民生实事。这样就形成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的过程。
“票决”,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是4个多月的持续调研,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参与,市民群众充分表达,线上线下相结合,会上会下相联系。从过程看,人民群众全程参与其中,而不是表达完就进入“休眠期”;从效果看,最终标准是群众满意不满意,有没有得实惠,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会治理中的生动体现。
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这两年在全国陆续有试点。知屋漏者在宇下。到底哪些民生实事是群众最需要的?如何实施才能贴民心合民意?如何让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最好的方法可能是由人民来选项目、定项目,让“民声”变“民生”、由“民主”定“民生”。
人大代表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是关系百姓生活的一件件大事小事,让老百姓称心满意,就是要在一件一件的民生实事上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民生实事“由民作主”,也是在制度上保证“民心称心,民意如意”。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一个生动的载体,它以“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方式,诠释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真谛。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图:长江日报资料图 制图: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