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璟祎
近日,武汉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9岁男童植入一枚新型心脏起搏器,这枚起搏器不仅无导线,而且可回收,对于孩子来说影响“最小化”。这是华中地区首例儿童植入无导线可回收心脏起搏器,这为更多心脏无法正常搏动的患儿带来希望。
张勇主任检查孩子心脏情况(通讯员 郭林 摄)
2020年,当时仅4岁的恩施男童灏灏(化名),因心跳最低时仅有38次,被确诊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了介入治疗手术,安装了心内膜起搏器。5年以来,起搏器一直正常工作,灏灏能跑、能跳、能吃、能睡,长成一个健康活泼的小伙子。
最近,细心的爸爸发现有点不对劲,“有一次灏灏看完电视后站起来就突然发晕,还有一次上完街舞课回家,孩子趴桌上睡着了。”
李先生趁着孩子放寒假,带娃来武汉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复查。检查后发现,孩子心内膜上的起搏器导线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这在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儿中偶有发生。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灏灏的问题,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武汉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勇说,5年前装心脏起搏器时血管内留有一根导线,这次如果再安装传统的心脏起搏器,还需重新放置两条导线,这意味着灏灏的血管里所剩的空间寥寥无几,以后万一再出现导线接触不良,将没有空间进行任何操作。为了灏灏将未来着想,张勇认为植入传统心脏起搏器并不是最优解决方案。
“幸运的是,灏灏刚刚能满足最新型心脏起搏器安装的条件。”张勇说,团队对灏灏股静脉内径、右心室心尖到三尖瓣的距离进行反复评估和测量,均符合安装新型起搏器的条件。新的心脏起搏器可使用15到20年,且可回收,未来孩子需更换心脏起搏器时,可直接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取出进行更换,不会给孩子身体造成负担。此外,新型起搏器无需植入电极,因此也没有导线,杜绝了导线再次出现接触不良的可能。这一解决办法得到了灏灏父母的认可。
1月24日,张勇带领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为灏灏进行介入手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顺着股静脉将一个38毫米×6.5毫米大的起搏器一路护送至心脏,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操作,在灏灏的右心室内给起搏器“安了家”。
安装完成后,医护人员对起搏器进行了反复测试,对孩子的心律进行了仔细监测,起搏器各项参数运转正常,孩子的心律平稳,手术很成功。整场手术下来,灏灏仅在自己股静脉处发现了一个约1厘米的伤口,待观察三四天后即可拆线出院回家。灏灏开心地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张勇介绍,武汉儿童医院是全国第四家开展此技术的儿童医院,灏灏也是华中地区首例接受无导线可回收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儿童。这一技术的推广,将会给更多心脏无法正常搏动的患儿带来希望。
武汉儿童医院每年接诊十多例患有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张勇主任医师提醒,当孩子无缘由出现疲倦、乏力、晕厥等情况时,应特别留心心脏是否出问题了,可到儿童专科医院心内科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估,及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