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磊、通讯员陈祺民)1月27日晚,公交充电工代明利与妻儿亲朋吃完团年饭,22点多就来到了江夏大道公交场站。此时,距离他正式上岗还有大约45分钟。搓了搓手,穿上反光背心、查看班次表……代明利已习惯提前到岗做好准备工作。
今年52岁的代明利是武汉公交集团第五营运公司后勤保障中心的一名充电工。每个夜班,代明利和同事要为88辆纯电动公交车充电,而这份黑白颠倒的工作他已经干了2年多。
“夜间充电是因为线路收班后停运,车辆集中且充电时间充足。23时以后是用电谷时段,可以为公司降本增效,为城市节约能源。”此时,代明利打开手机查看线路明天车辆班次表。原来,江夏大道公交场站有充电枪58把,而代明利和同事一晚要给88辆车充电。谁先谁后必须提前统筹规划,要了解明天车辆运行班次情况,然后再科学合理安排每辆车的充电顺序。
23时05分,代明利打开一辆纯电动公交车的充电口,检查接口处是否有水渍以及树叶、颗粒状灰尘等杂物,检查充电口的绝缘套有没有松动或脱落。他说,这一道检查很重要,如果不清理干净或者绝缘套有问题,充电过程中容易造成短路或设备损坏。随后,代明利熟练地面向充电桩,用右手拔出充电枪,转身插入车辆的充电接口,只听“咔嗒”一声,充电桩液晶屏显示一切正常,车辆正式开始充电,整套动作一气呵成。随后,他拿起登记本,详细记录该车的充电情况。
冬夜里,偌大的公交停车场只听得到充电桩“吱吱”的电流声,只有他和搭班的同事在车辆间来回穿梭。充上电,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一辆公交车充满电需要3个小时左右,其间他还要不停地在停车场走动查看车辆充电情况。“必须时刻查看每台车的充电状况,冬天因为气温低,可能会存在即使插上充电枪也充不进电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会影响早晨车辆正常发车。”代明利说。
4时许,一排排公交车都充满了电,代明利也快到了下班的时间,他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活动活动肩颈,习惯性看了一下手机,步行步数已达到23677步。代明利坦言,公交车充电工虽然是一份辛苦的工作,但他认为这更是一份有成就感的工作,“第二天早上所有的公交车‘满血复活’驶离场站,送市民乘客上班、打年货,开始美好的一天,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据了解,武汉公交第五营运公司共有公交场站32座,充电枪1436把。配有充电桩的每个场站,都有像代明利这样在夜间默默奉献的充电人。每一辆电动公交车的顺利上线运营,都离不开他们的彻夜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