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杜恩湖
日前,本山传媒北京刘老根大舞台陶艺群雕——《二人转300年》创作者汉方,以其个人之名命名的‘汉方陶艺’,成功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是开宗立派的好事。
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于2025年春节前正式公布。深受赵本山、都本基、董浩、何永智、刘双平等喜爱,在艺术界享有盛誉的“汉方陶艺”,以独特的艺术造型、出色的陶器烧制技艺,正式入选山东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日前,汉方作为“汉方陶艺”的开创人,正式领取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该证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
汉方陶艺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方被誉为“雕塑天才、陶艺奇才、建筑鬼才”,原名韩昉,“汉方”是其艺名,197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199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他在大学期间开始接触陶瓷艺术,毕业后便投入到陶艺设计及创作中,至今已有30余年。2008年其雕塑作品《有朋自远方来》入选世界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并被国际奥组委永久收藏,2010年创作完成陶艺群雕《老济南印象》,被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收藏并展示于大明湖超然楼。2011年创作完成的陶艺群雕《二人转三百年》展示于北京刘老根大舞台。2016年创作完成的陶艺群雕《豫章风情图》(《老南昌》)展示于南昌象湖公园。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2010年,被授予山东省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称号。2022年被评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2024年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
汉方陶艺作品:《父爱如山》
作为一名山东人,汉方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家乡,他曾花很长一段时间把创作重点放在济南南部山区的仲宫艺术街,倾力打造了一个“汉方艺术馆”。“汉方艺术馆”的建筑主体为窑形,被戏称为“汉窑”。整个“汉窑”建筑就是一件完美的大雕塑,不仅外型独特,里面更是生机盎然:大树、小草、瓜果、菜蔬、泉水等琳琅满目。圈内人士评价其为“会呼吸的房子、有生命的建筑”。“汉窑”很快成为当地新地标,享誉齐鲁大地。
汉方最有代表性的“标签”还是带有夸张性语言的陶艺。在陶艺作品中,人物造型最难,但汉方最擅长的就陶艺人物。他手下的陶艺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幽默、夸张、简约、野性,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活跃在市井街坊和田间地头。
汉方陶艺作品:《今天的收获》
汉方的陶艺人物,男人皆“三大”(手大、嘴大、脚大),女人皆“两大”(胸大、臀部大)。本山传媒艺术总监、知名文化学者刘双平曾调侃他是陶艺界的“武大郎(五大郎)”。
汉方陶艺作品:《黄土地上的歌》
汉方的代表作是两组大型陶艺群雕,一组名《老济南印象》,另一组名《豫章风情图》(《老南昌》)。《老济南印象》群雕取材于清末小说《老残游记》,再现了一百多年前的济南风情,布展于济南大明湖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超然楼”内。共有陶艺人物一千多个,各类道具近600件,包括民居、府衙、城门、牌楼、戏台、古桥、芙蓉街、大明湖、趵突泉、老招幌、挑担的、说唱的……可谓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开展后游客不断,好评如潮,成为展示济南传统文化、人文历史的重要窗口。《豫章风情图》(《老南昌》),以清末南昌的地图和文字描述为创作依据,再现了百年前老南昌的风情地貌、风俗民情,布展于南昌象湖公园标志性建筑万寿塔内。共有陶艺人物680件,场景包括“七门九洲十八坡,五湖九津通赣鄱,三条半街九九巷”等,当地媒体夸赞其为老南昌的“清明上河图”。
群组陶艺雕塑《老济南印象》局部
刘双平、汉方陪同邱毅教授参观《老济南印象》
让汉方引起更加广泛社会关注的作品,是他于2011年为本山传媒北京前门刘老根大舞台打造的主题陶艺长廊——《二人转三百年》。该作品一亮相就惊艳四方,很快成为网红打卡点,十多年经久不衰,每天有大量的观众前来观看。特别是慕名前来观看北京刘老根大舞台二人转节目的观众,走进剧场之前,往往都会不自觉地被这组陶艺群雕所吸引。只见长长的艺术长廊里,上千个陶艺人物千姿百态,形神兼备,让人忍俊不禁。特别是为本山弟子团队创作的群体塑像,人物造形准确生动。令人过目不忘。
赵本山很喜欢汉方陶艺
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曾以“五大郎打油”赞誉汉方的这组陶艺群雕:“陶人五大郎,为二人转狂。人物显怪相,说学逗唱浪。吸黑土营养,展关东风光。泥遇火飞扬,激情写华章。” “汉方创作的陶艺群雕《二人转三百年》,带着黑土地上的泥土芳香,生动表现了东北老百姓在田间地头的喜怒哀乐,是东北二人转近300年的精彩缩影!”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与汉方在一起
2月6日中午,笔者电话采访正在济南工作室中创作新作品的汉方先生。谈及以他个人之名命名的“汉方陶艺”,正式入选山东省级非遗项目名录一事,他心情激动,低调谦和的言语中略显几分压力。
汉方激动地说:“从内心讲,我非常感谢山东省政府和省文旅厅对非遗的关心,对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汉方陶艺’的厚爱。我的内心既感动又激动!陶器烧制技艺,在当今网络时代,比较冷门,可以说不大受人关注,年青人学的不多。但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陶文化源远流长,今天火爆世界的考古奇迹四川广汉三星堆中的陶人造型,还有西安秦始皇兵马俑,都是灿烂辉煌的中国陶瓷艺术的展现。只因这门技艺不能很快产生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不显热门,故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此次山东省将‘汉方陶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非常及时,意义重大。‘汉方陶艺’只是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个代表,由此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汉方陶艺作品:《未成曲调先有情》
汉方又说,我要衷心感谢本山老师、刘双平总监,他们用战略性眼光,长期无私地支持“汉方陶艺”。我还要感谢当年引荐我去沈阳拜见本山老师的“火锅皇后”“洪崖洞洞主“何永智女士。正是有像他们这样的“伯乐”,加上很多领导和观众在背后的默默支持,今天,“汉方陶艺”才成功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对我个人来说,‘汉方陶艺’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还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汉方陶艺’需要更好地发展,后面的路还很长。陶瓷艺术既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发展需与新时代紧紧相联,需要让年青人喜欢,说到底还是要靠作品,靠新作品好作品来打动观众。还需要培养更多新人,让‘汉方陶艺’传承有序,新人辈出,不失为中国陶瓷界的一道独特风景。我有信心更加努力工作,更加刻苦创新,力争让‘汉方陶艺’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为齐鲁大地争光,为中国人争光!”
汉方与刘双平、何永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