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快讯

从百余份诉状到289户和解:“法院+综治”联手保住一条商业街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16:1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谢莉

2024年寒冬,“光谷某商业街”398户商铺业主本该在12月10日收到的首期保底租金杳无音信。业主们眉头紧锁:“当初承诺前五年免租,现在连第一笔租金都拿不到,月供可怎么办?”

短短数日,未收到租金的业主们提交的百余份诉状如雪片般递交到东湖高新区法院。业主们核心诉求一致:解除合同、收回商铺、追讨租金。

租期横跨15年、涉及近400名业主与60余家商户、租金金额超3000万的一起群体性纠纷,一触即发。

纠纷焦点:一场牵动多方的利益纠葛

图:调解专班组织某商业运营公司与业主们调解

“光谷某商业街”项目由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近400名购买该项目商铺的业主统一与某置业有限公司的关联公司“某商业运营公司”签订《商铺租赁协议书》,约定委托某商业运营公司经营15年,前五年免租,第6年起某商业运营公司向业主支付保底租金(购房款的7%),第11-15年为12%,超额收益还可分成。

商圈经营日渐红火,商户租金也正常支付,然而,该商业运营公司却声称收不抵支。首期租金支付日,业主们不仅未收到款项,运营公司更单方面抛出将7%租金骤降至2.8%的方案,且拒绝协商。业主群情激愤,指责运营公司背弃承诺。

运营公司也是满腹苦水,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三年减免商户租金超2000万元,当前为维系商圈,租金已低至50元/平方米/月,2024年收入仅1740万元,远低于合同约定的3100万元保底租金。若按约支付,公司濒临破产;若业主集体收铺,五年培育的商圈将毁于一旦。商业街的商户们也是人心惶惶,继续交租经营还是退场及时止损?各方深陷僵局,亟待一场破局。

协同发力:综治中心牵头,法院联动破解难题

数百起案件若全部涌入诉讼程序,无论判决结果如何,都会引发连锁反应:要么成熟商圈运营秩序崩塌,引发商户批量诉讼;要么激化业主不满,催生群体信访风险。

“必须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园区!”区党工委政法委果断行动,吹响多元解纷号角。经东湖高新区综治中心协调,法院、园区办、规划局、信访办建立联合调解专班,邀请调解组织入驻街区,设立在街区的调解室化身攻坚战场。

图:调解专班组织某商业运营公司与商户召开协调会

专班采取“面对面沟通+实地走访”策略,精准梳理398户业主诉求层次,聚焦两大核心:租金降幅的合理性与互信重建。调解员分头倾听:业主的愤怒源于承诺落空,运营公司的焦虑基于经营数据。

组织多轮磋商后,调解专班引导双方跳出零和博弈,并参考此前类案经验达成和解意向,引导各方理性看待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联合专班的专业、耐心与务实逐渐消融坚冰,更多业主开始理性权衡:是冒着商圈凋敝的风险收回商铺?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调整租金保障长远收益?

换位思考促成和解意愿升温。截至目前,已有289户业主与运营公司握手言和,53家商户纠纷同步化解,首批和解协议履行完毕。

治理启示:“法院+综治”共筑和谐基石

图:调解专班组织签订调解协议

曾经挤满法院立案大厅的人群,如今在调解室有序协商。一度濒临“爆雷”的商业街,重燃平稳运行的袅袅烟火。当调解员送走又一批达成协议的业主、商户与企业代表,窗外华灯初上,商业街的霓虹招牌温暖亮起。

这光芒,不仅照亮了街巷,更映照出多元解纷机制在基层治理中扎下的深根——它不仅平息于庭前,更维系着千百商户生计所系的繁荣生态,守护着城市角落里那份珍贵的市井温度和万家灯火。

此次批量纠纷的高效化解,是东湖高新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多元解纷机制的生动写照。在区综治中心的高效统筹下,法院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网络,与各入驻部门协同联动,成功避免了诉讼对抗可能引发的次生风险,守住了商圈运营的“基本盘”,实现了“业主权益有保障、企业经营能延续、商圈生态可持续”的多方共赢。

未来,东湖高新区将持续深化“法院+综治”这一联动模式,以司法温度与治理智慧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多元解纷机制成为深植基层治理、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力量。

多元解纷 法院+综治 【纠错】编辑:邱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