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本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周梦 雷方丽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武汉市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门口摆放的体重秤和身高测量仪前热闹非凡——孩子们有序排队,兴奋地踏上秤台,一张张笑脸与亮眼的健康数据相映成趣:有的身高蹿升2-3厘米,身姿愈发挺拔;有的体重减轻超10斤,动作更显灵活。
这是该校为延续暑期“轻盈一夏”体重管理成效而特别设置的“开学健康首测”。小小的秤台,成为孩子们一整个暑假坚持运动、健康生活的最好检验。
一份体检报告引发的健康行动
2025年春季学期,该校体检数据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45%的学生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这个数字远高于普通学校,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视。
对于特殊需要儿童而言,体重问题带来的挑战更为复杂。它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加重运动障碍、影响情绪调节和社会交往能力。
“我们急需一种科学的干预方案,帮助这些孩子改善健康状况。”该校党支部书记王霞表示。
学校迅速行动,牵头组建了专项团队,并联合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专业力量制定干预方案。项目由王霞统筹策划,以雷方丽老师为代表的体育组教师负责推进,1到8年级及职教班班主任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学校选取了39名运动组学生和39名对照组学生,为健康成长“蓄力”。
活动启动后,运动组学生收获了“定制化健康大礼包”:图文并茂的运动指导手册附带标准动作视频,科学营养食谱卡片搭配家长行为引导手册,所有资料定向推送至家长;对照组学生则通过运动手环持续监测运动轨迹、睡眠质量,为后续干预策略优化提供量化依据。
39个家庭一个夏天的坚守
暑假期间,一场科学有序的体重管理行动在学校与家庭间温情展开。
以周为单位的线上指导从不间断——华南师大专业团队每周组织线上会议进行专业指导,体育老师每周1-2次在线点评运动打卡、答疑技巧难题。
家庭成为体重管理的“第二课堂”。家长们认真记录孩子的运动完成情况与饮食细节,与老师共同想办法,金点子频出:
六(1)班学生小励的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增强锻炼,去康复医院的路上每天特意提前几站下车,陪着孩子一起步行完成后续路程。
六(2)班学生萌萌的班主任和家长商量后,为爱美的她买了一件漂亮裙子挂在家里,用这个看得见的目标激励她坚持锻炼。
七年级学生鑫鑫的家长参加培训后,立刻将家中厨房的调料全部更换为减盐版本,并使用定量容器,从饮食细节入手促进健康。
这份坚持在开学日结出了硕果。运动组39名学生全部坚持完成运动打卡,累计上传近五千张照片。数据显示:21名同学身高增长,平均增高2-3厘米;20名同学成功减重,减重幅度1斤至14斤不等;还有10余名学生实现了体重零增长,部分孩子更实现了“长高又变瘦”的双重目标。
“一切都值得!”汗水浇灌出健康硕果
开学当天,学生小鹏的妈妈喜悦地分享:“这个暑假,我们家的餐桌变了样,健康减脂餐成了主角。孩子爸爸陪着跑步、打乒乓球、游泳,两个月下来,孩子体重减了11斤,运动技能提升了,父子关系也更亲密了!”
成功减重14斤的萌萌穿着心仪的裙子,笑容格外灿烂。她的家长欣慰地说:“这条裙子挂在家里一暑假,成了孩子最大的动力。从前不爱动的她,连最热的三伏天都跟我们坚持夜跑20天,连杂粮饭也愿意吃了。看到她现在自信开朗的模样,一切都值得!”
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的运动热情持续高涨。除了完成每日打卡,跳绳、篮球、羽毛球、轮滑成了假期日常,不少孩子还学会了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身体协调性和耐力明显增强。
家长们纷纷反馈,通过系统化的运动干预,孩子们不仅身体更健康,在学习专注力、生活自理和情绪管理方面也有显著进步。体育正在让这些特殊需要儿童变得自信、开朗,拥抱更完整的生活。
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体育C位”育人理念,以“体质管理健康年”为契机,优化体重管理方案,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让运动成为每个孩子成长的“标配”,让健康成为他们最动人的成长底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