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柳、张灿、通讯员吴希龙、周威、沈高峰)9月9日,长江上首座“三合一”过江通道——常泰长江大桥公路桥正式通车。这座由中铁大桥院与华设设计集团联合设计、中铁大桥局参建的“超级工程”通车后,常州至泰州车程由1小时20分钟缩短到20多分钟,为长三角一体化再添关键一笔。
常泰长江大桥全长10.03公里,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于一体。其中公铁合建段长5299.2米,由主跨1208米的钢桁梁斜拉桥、两座主跨388米的钢桁拱桥及连续钢桁梁桥组成,创下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等“六项世界之最”,并首创多项设计与技术。
要让大桥在长江上“站得稳”,先得把根基“打得深”。南主塔墩(6号主墩)沉井基础最大入土深度达47米(其中粉质黏土层总厚度达21米),横长95米、纵宽57.8米,相当于13个篮球场大小,为世界最大水中沉井基础。建设者研发BIM沉井下沉智能感知控制系统,配套26台套“机器人”取土装备,实现沉井施工可视、可控、可测。
大桥主塔高达350米,为世界最高斜拉桥桥塔。四塔肢“钢混”混合空间钻石结构造型独特,却带来中塔柱4肢同步内倾、线形控制难的挑战。建设者应用了全球最大塔机XGT15000-600S(额定起重力矩15000吨米、起重量600吨),实现上塔柱10个节段33次精准吊装。
两座388米跨度的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同样施工难度大。其中中铁大桥局施工的录安洲专用航道桥需使用802根形态各异的杆件逐个拼接。合龙时,拱桁和主梁有共计12个合龙对接点,施工精度要求非常高。为兼顾施工效率与水域通航安全,项目部采用爬坡吊机吊装与吊索塔架辅助悬臂架设的施工方案。所有杆件的运输和吊装作业均在已架设完成的梁面上展开,全程未对水中通航造成任何干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