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环境,安定的社会,安心的状态,都是平安的因子。“平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锚点作用日益凸显。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国庆长假中的一个深夜,武汉百步亭派出所的民警,帮助群众涂先生找到了遗失在出租车上的手机。随后,涂先生送来奶茶表达感谢。收到奶茶的民警说:“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在这个假日,类似的暖心小事还发生过许多次。在景区、街头、社区等点位,点点滴滴的暖心守护,为了群众平安过节的岁月静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安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不再是狭义的平安,而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平安。平安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状态,也是人们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它是外在环境的安宁,是早晚高峰的顺畅、夜晚的烟火气、社区的邻里和谐,给了人们夜晚敢出门、外出不怕偷的底气。它也是群众内心深处的安宁,当身边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当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当外出吃饭购物更放心,当办事创业更便利,群众内心的踏实感就会自然生长。
“十四五”期间,湖北GDP突破6万亿元,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经济发展的跃升,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来托举。2024年湖北省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0.4%,创近10年最大降幅;电诈案件损失同比下降28.52%;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8.17%……一系列具有标杆意义的数据,标志着湖北在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中迈出坚实步伐,标志着以高水平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护航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迈向更高境界。
“十四五”以来,我省群众安全感超过98%。五年来,湖北构建“大平安”工作格局,推动1470个综治中心覆盖省市县乡,大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和疾病风险、提升流域治理能力,各项举措为人民群众构建起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公平和可预期的法治保障,“平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锚点作用日益凸显。
“两大奇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两项历史性成就的总称。 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长期稳定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进一步看,经济快速发展在国家行进征程中的延续性、更迭性,对应经济光明论;社会长期稳定在时代变迁中历久弥新的牢固性、坚韧性,对应社会安全论。两大奇迹、两个论断,构成了“十四五”时期大发展与小确幸的经纬线,以强劲的生命张力催生出气象万千的现实图景。
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环境,安定的社会,安心的状态,都是平安的因子。大发展和小确幸,总会遭遇问题、面临挑战。大日子、小日子像花一样,历经风雨与阳光交替,开得鲜鲜活活,才有了色彩。“十四五”就要过去了,人民群众“第一需求”托举的社会安全论故事,还会和经济光明论的故事一起写下去,写进时间的深处,写进绵延的奋斗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