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儿肥。金秋时节是大闸蟹最肥美的季节。对于如今的食客而言,品尝上千里之外的美味不再是等待的焦虑。
依托飞速发展的冷链运输技术,曾经餐桌上“贵族”般的大闸蟹,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到我国著名的大闸蟹产地——阳澄湖去看一看↓↓↓
大闸蟹的“极速之旅”
位于苏州市的阳澄湖,因为大闸蟹早已闻名全国。这里的大闸蟹每年产量在1.1万吨左右。当地的蟹农告诉记者,从今年国庆到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大闸蟹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有明显增长。
龚涛十一年前就开始跟着家里人养殖大闸蟹。一网一网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被他捕捞上来。龚涛告诉记者,这批订单的目的地是距离较远的黑龙江哈尔滨。与几年前不同的是,现在少了很多紧迫,多了一份从容。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 龚涛:以前螃蟹一出水心就悬着,怕路上耽搁,到顾客手上活力不够。现在这些小家伙就像是坐上了头等舱,虽然八条腿被绑着,但是能第一时间到客户的手上。
龚涛提到的头等舱其实是现在高度成熟的一站式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在湖边,一场高效的“极速保鲜”行动正在上演。为了保证螃蟹们在快递途中的充分活力和鲜美度,被分拣后的它们需要先进入增氧过的恒温深井活水中暂养几个小时。这相当于给大闸蟹的鲜活度及时按下了“暂存键”。
到了下午,快递小哥就骑着最新款的、带冷运车厢的三轮车上门揽件了。龚涛捕捞上来的这些大闸蟹将跟随快递小哥开始它的“极速之旅”。
某快递企业苏南区昆西片区大闸蟹项目负责人 杨贵鹏:从开门到看车内的状态、件的状态,都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冷风机可以做到-20℃保冷,但运螃蟹我们一般设定在5~10℃。
记者在采访途中看到,各家快递企业都在这里投放了不少冷运无人车,一方面降低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在大闸蟹的转运途中最大限度保证着它们的鲜美度。
这个大闸蟹智能转运中心的单小时分拣产能已突破2万件,单日吞吐量超40万件,比去年同比提升100%。
从产地预冷到冷运车转运,再到智能转运中心,此时,一直保持着5~10℃的大闸蟹即将乘坐“大闸蟹专机”踏上旅途,从无锡硕放机场起飞,进入湖北鄂州机场转运枢纽后进行冷链分拨。来自阳澄湖的大闸蟹将在24小时之内抵达相隔1700公里之外的目的地——哈尔滨。
无人冷运智能分拣
破解大闸蟹“鲜活密码”
阳澄湖大闸蟹从养殖户围网捕捞,到送抵1700公里外的消费者手里,这一路上都有哪些“高科技”在助力?继续来看记者的探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了满足味蕾,大闸蟹的销量也在逐年上升。为抢夺这份快递市场的蛋糕,各家快递企业都很努力,不断更新自家的冷运设备。说到关键的冷运车辆,这就不得不提今年大量投放的无人冷运车。
别看它们“小身材”,却有着大力气。车身长度不足5米,转弯半径5.2米,可灵活穿梭于阳澄湖养殖区与城区街巷,单趟能装载超300斤大闸蟹,较传统微型冷藏车装载量提升40%。
某无人冷运车智能生产交付负责人 路遥:无人冷链车采用的是无级变频压缩机,在夏天环境温度40℃左右的情况下,我们的无人冷链车可以在半小时内将货厢温度降到0℃以下。
这些无人冷运车均搭载智能温控中枢,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将温度稳定控制在2~8℃适宜区间,波动误差仅正负0.5℃。配合AI预判调节技术,即便频繁开关门装卸货物,也能快速恢复恒温环境,使运输损耗率较传统车辆降低60%以上。它不仅能运大闸蟹,还能为樱桃等水果以及多种生鲜产品提供良好的运输环境。
某无人冷运车智能生产交付负责人 路遥:现在无人车正在进行的是按照国标五倍流量的标准进行的强化淋雨测试,我们的无人冷运车在极端环境下不允许漏一滴水,渗也是不允许的。
严苛的淋雨测试帮助车厢接缝、通风口等关键部位做到零渗漏,确保车辆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运输时也能保护好车厢内湿度传感器、温控设备,稳定维持恒温仓环境,避免潮气侵入等。
近一段时间是大闸蟹收获的高峰期,一台台能实现精准控温、极速制冷的“大冰箱”成为运输主力。这也让阳澄湖大闸蟹从网点到当地转运中心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应对逐年递增的大闸蟹寄递需求,这个占地1.65万平方米的转运中心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和扩容升级:投入两层全自动分拣机,新增12个卸货口和69个装车发运口,全面采用数字化管理。
转运线上多处可见的“六面扫”能做到一秒内精准识别,自动供件,并同步匹配最优派送路径。
从人力分拣到科技驱动,一个个大闸蟹包裹的转运效率也飞速提升。有了极致高效的大闸蟹转运中心,外加机动灵活的冷链运输装备,“金秋顶流”大闸蟹在各方的保驾护航下一路领“鲜”。
航空枢纽全货机
织起大闸蟹“空中快线”
在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物流保障体系中,航空运输也同步完成全面升级。一张覆盖全国的“空中快线”网络已经构建,实现大闸蟹全国主要城市次日达,为这份鲜美的味道搭建起绿色通道。
鄂州花湖机场转运中心建筑面积为75万平方米,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快递包裹处理转运枢纽。凌晨十分,这里依旧忙碌,准备迎接“大闸蟹专机”的工作人员早已经在停机坪上就位。从阳澄湖相邻机场起飞的全货机,因为运输流程,每天都是这个时间抵达鄂州转运枢纽,重新分拣后,从这里再飞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
这架飞机上的所有货物需要在半小时内完成卸载。孙一丹是这家快递企业驻场地服经理,他给记者介绍起了这些正在装入大闸蟹的特制集装箱。
某快递企业鄂州枢纽地服经理 孙一丹:箱子为什么是弧形的,因为它匹配了我们飞机的轮廓弧度,在出港阶段,我们就可以直接装入飞机里,提高我们的装载效率。
今年,这家快递企业共调配90多架全货机执飞重点航线,依托鄂州花湖机场与杭州萧山机场双枢纽联动,释放2300吨专属大闸蟹运力保障。
孙一丹告诉记者,“大闸蟹专机”除了更好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并且空间也足够大,他再也不用像几年前一样,担心客机行李量变化等因素影响货物运输。
某快递企业鄂州枢纽地服经理 孙一丹:我们的货仓非常宽阔,它有长达30米的长度,其实运输大闸蟹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小意思了,我们已经有了荔枝专机,还有海鲜专机以及樱桃专机,甚至我们还运输过大熊猫香香,因为我们的货仓全程供氧,并且可以精准控温。
记者在鄂州花湖机场转运中心了解到,这里还配备了14条智能查验线和全自动化分拣系统,以2.7米每秒的速度精准运行,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
某快递企业鄂州枢纽中控主管 何义恺:整个转运中心的皮带机全长52公里,快递从进来到出去跑完52公里是13分钟,走最优路径的情况下只需要4分钟。
从今年国庆到现在,已经有不下50架次大闸蟹专机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高效转运。这场大闸蟹“极速之旅”的背后,是一套覆盖全国、高效专业的冷链寄递保障体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秦玉鸣:冷链物流企业正在不断升级,冷链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从产地直发,加全程温控,加多式联运,可以让我们产地的生鲜农产品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方式到达我们消费者的手中。
地域美味跨越山海,为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一张越来越完善的物流网络,托着亿万农户的希望,也连起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