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董凤龙 通讯员 程淇 徐艳艳 高晓涵
新建一个涵洞,园区卡车将少绕30公里路;新通一条排污专线,企业排污成本将降低三分之二……
文件部署如何转化为项目工地上的热火朝天?会议承诺怎样变成企业发展的真实红利?广水市以干部一线行动作答。
广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柯黎鹏介绍,今年以来,广水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总体部署,将项目建设、企业服务、招商引资等“六个一线”作为锤炼干部能力、检验干部作风的“主战场”。一批批干部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展现硬核担当,为广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解“运输结”
卡车将少绕30公里
10月21日,广水市杨寨镇新煌循环经济产业园附近,挖掘机在铁轨下方紧张作业,为新建涵洞平整地基。
这座涵洞,是园区物流“主动脉”。此前,老涵洞净高3.7米,地势低洼,逢雨必淹。重型卡车无法通过,不得不绕行30公里。
“每辆车一趟要多出40元运费。”新煌公司负责人算了笔账,这笔成本日积月累成了压在企业心头的一块巨石。
“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杨寨镇干部主动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清除发展障碍。
摸排情况后,杨寨镇迅速组建攻坚专班。一边邀请专业技术团队,反复优化施工方案;一边多次赴武汉,与铁路部门磋商。
新涵洞工程原计划在老涵洞旁约70米处,新建一座净高4.5米、宽10米的铁路涵洞。
然而施工过程中发现,货车出涵洞后需急转弯进园区,存在视觉盲区,安全隐患突出。
杨寨镇立即组织现场办公,经多方勘察会商,最终优化方案:取消影响转弯的边墙,增设左转道,实现货车顺畅进出。
“到时候就不用再绕行了!”新的涵洞预计明年5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新煌公司负责人言语中充满期待。
通“排污管”
企业排污成本降三分之二
10月22日,湖北腾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泡菜生产加工基地机器轰鸣,腌制好的萝卜在生产线上被精准切条。
“我们的萝卜种子从韩国进口,半成品泡菜再返销韩国。”基地生产负责人吴利明介绍。
吴利明从事泡菜生产、出口多年,经验丰富。2021年,在蔡河镇的支持下,建起占地16亩的泡菜加工厂,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年产能达2万吨。
订单纷至沓来,废水排放却成了大难题——公司日均排放腌渍废水60吨,而镇污水处理主管网却远在4公里之外,企业一度只能靠运输车每天外运废水。“每月光油费和人工费就要两万多元。”吴利明直发愁。
更棘手的是,原有管网污水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借助“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蔡河镇推动干部从“机关大院”走向“田间车间”,主动摸排企业困难。
了解情况后,镇政府迅速上报,并在一周内联合广水市住建局、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分局、农业农村局等专家实地勘察,最终拟订方案:利用广水市产投公司闲置污水处理设备实施扩容改造,并由住建部门牵头,新建一条直达镇管网接口的排污专线。
目前,管网建设即将动工,预计将为企业节省三分之二的排污成本。“我们计划新建300个泡菜池,放开手脚扩产能!”吴利明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