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视频丨为古树开出岁月良方 “树木医生”让颐和园的绿荫更绵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07:13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颐和园里有一千六百多棵古树,不少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古树常青的背后有这样一群“树木医生”,他们每天为树木做体检、进行病虫害研究,为名园里的古树开出“岁月良方”。今天,我们来认识他们中的一位——颐和园园艺古树中心工程师王爽。

十月底的北京天气寒冷,但颐和园里依然游人如织。而与这些来往的游客驻足漫步,拍照赏景不同,园艺古树中心的工程师王爽,此刻正和同事步履匆匆地去往园子里害虫国槐尺蠖较为集中的林区,开展越冬基础调查。

每年这个时候,王爽和她的同事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园中各类害虫进行越冬基础调查。将越冬的虫蛹尽可能清除干净,并为全北京市提供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地区数据。

颐和园园艺古树中心工程师 王爽:国槐尺蠖是暴食性的害虫,国槐是北京的市树,国槐尺蠖对市树的危害相当大,在短时间内能够给树冠吃秃了。国槐种植的地点比较分散,有的地方走路都很困难,所以要花很长时间。

将各处搜集到的昆虫装袋带回制作标本,是王爽每天的工作日常,可刚入职那会儿,她对昆虫充满了恐惧,前辈鼓励她亲手做一个昆虫标本,来克服内心的恐惧。

颐和园园艺古树中心工程师 王爽:那会其实特别害怕虫子,想着自己无法完成这项工作,但是没办法,做这个工作必须跟昆虫打交道,必须上手抓虫子才能了解它。所以我们就做了第一个昆虫标本来展示,很多事情就是要勇于踏出舒适区,走出这一步,后面就会顺畅很多。

直面困难,迈出挑战自我的第一步,逐渐成了王爽面对工作中各种未知困难时的习惯,工作十余年她已积累了350种病虫害和天敌昆虫的监测资料,制作了千余件珍贵标本。

颐和园园艺古树中心工程师 王爽:后来我们把昆虫做了一个“和”的造型,是想与自然和谐共处,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不是一味地用化学农药用去消灭所有的生物,毕竟有很多生物是需要跟我们人类一起生活的。

颐和园里有上千棵古树,病虫害导致的腐烂病是古树常青的一大威胁,而最好的守护方式,是提取园中有益的微生物,将它们制成药剂,对植物的腐烂病进行诊治。

颐和园园艺古树中心工程师 王爽:我们在海棠上应用的主要是“以菌治菌”,就是以用有益的微生物来防控有害的微生物,一方面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它对环境的兼容性和友好性相对好一些。颐和园的海棠因为造型的需要,还有跟古建关系的需要,需要经常修剪,伤口的增加也会带来腐烂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我们特别在颐和园的海棠上应用了这项技术,目前取得了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冬季是古树病虫害防控的黄金期,对于王爽和她的团队来说,顶着寒风,日行万步是一种常态,但他们却并不觉得辛苦,因为只要在这个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来年的古树保护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颐和园园艺古树中心工程师 王爽:我们的使命就是守护历史的绿荫,让我们的古树生活得更舒服,陪伴它,让颐和园的绿荫更绵长。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 赵鹏)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