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子”人形机器人完成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火炬传递

“光子”人形机器人手冲咖啡

众多光谷造人形机器人,将在光谷马拉松中担任重要角色 通讯员供图

扫码看详情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陈蔚然
【开栏的话】
“十四五”期间,湖北牢记嘱托、奋发向前,走出了一条“复元打平、重回赛道、修复向好、聚势突破、整体提升”的昂扬向上发展曲线。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奔跑、丹江口小水滴更加剔透、鄂州花湖机场通达全球、“神武峡”“赤黄红”笑迎天下宾朋……五年的跨越式发展,你我可感、可知、可及。“十四五”决胜收官在即,我们推出“十四五,一起走过”专栏,共同回顾湖北这不平凡的五年。
近日,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上,武汉光谷造“光子”人形机器人与女足运动员王霜完成火炬传递,引人注目。
这位特殊的火炬传递手,是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东智”)今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已逐渐在展厅讲解、商超导览、前台接待、商业表演、科普教育等更多应用场景落地。
和其它走出工厂、走向市场的“小伙伴”一样,它的外壳上都印有黄鹤楼图案,它们诞生于武汉,也象征着武汉坚持鼓励科技自立创新、培育未来产业,继续开花结果。
光谷造就“光子速度”
“从公司成立到整机工厂一期投产,我们只用了6个月。”近日,在位于光谷筑芯产业园的工厂内,光谷东智生产负责人贺宏强指着生产线介绍。
在功能测试产线,被组装好的人形机器人在装上“大脑”——录入程序算法后,还需要经过关节灵活度、视觉、听觉、抗老化、避障、交互等十余项功能测试。通过所有测试后,工程师为人形机器人“穿”上外壳、装箱,就能交付给客户。
时间回溯到2月26日,东阳光与智元机器人、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灵初智能共同出资设立光谷东智,并将全国总部落户在武汉。
公司副总经理楼凯齐介绍,早在公司设立前、“十四五”期间,股东方已经在电子新材料、机器人本体、算力、人工智能、数据训练与机器学习等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和产品实现能力。
光谷东智每一步都踩着“加速键”:2月公司成立,3月组建研发团队,7月亮相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并发布“光子”系列机器人,8月工厂一期投产“造人”,成武汉首家可量产人形机器人的整机厂……
“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光谷速度’的支撑。” 楼凯齐回忆,从项目备案到厂房装修,光谷相关部门全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仅用1个月就完成了工厂建设所需的各项审批手续,“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生产中”。
它们带着“黄鹤楼”上岗
在正式进入市场“上岗”前,每一台光谷东智的人形机器人外壳上,都会印上黄鹤楼图案。楼凯齐笑着说,一方面,这代表着“Made in Wuhan”,是武汉培育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成果体现;另一方面,它又象征着产品追求稳定可靠的性能。
事实上,光谷东智的人形机器人已多次在重要场合证明实力:在7月举办的央视机器人技能大赛中,光谷东智的“光子”人形机器人与专业咖啡师现场比拼手冲咖啡,在水温控制、注水手法、萃取时间、风味呈现等环节通过挑战。“咖啡色香味俱全,出品没有问题,达到要求!”现场,资深咖啡师余璐评价道。
8月,“光子”人形机器人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打造的《秦俑魂》获首届世界机器人运动会首金,此时,距离“光子”全球首发,刚过了1个月。
楼凯齐说,这次夺冠赢得了更多市场订单,人形机器人已应用于商业表演、展会讲解等场景,并出席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大会、2025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亚洲博鳌论坛等重要展会。
“9月1日,一场以‘人形机器人进校园’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光谷20所中小学同步举行。”楼凯齐说,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表现不错,正成为课堂的助教、校园的迎新使者、学生眼中的科普活教材。
有梦想就能干成
“在武汉做人形机器人,心想事能成。” 楼凯齐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密码。在光谷东智目前80人的团队中,80%以上的研发人员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湖北本地高校,形成了从算法研发到运动控制的完整人才链。
“十四五”期间,湖北创新实力大幅跃升,武汉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集群排名从2020年的全球第29位跃升至第13位,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
政策红利同样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湖北省出台了“十四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武汉更是超前布局13个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创建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先导区。武汉光谷也出台专项政策,向相关创新主体给予一系列支持。
这几年,众多具备交叉技术能力的入局者正加速涌入,制造业基础与供应链优势不断释放红利。令光谷东智股东方直呼“落户值得”的是,目前该公司已与省内四五十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了接洽或达成合作,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可以在本地找到供应。
据悉,眼下,该企业正同步推进多项重点工作:养老看护场景的机器人正加紧调试,预计年底将进驻武汉某康养医院,提供智能陪护等服务;工厂一期正在排产订单产品,到10月底,在产和已交付数量接近100台;工厂二期组装产线已启动规划,明年投产后,一二期年产能总计将达到1000台。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市场需求增长,人形机器人产业会迎来黄金发展期。” 楼凯齐表示,未来五年,企业计划研发团队规模翻番,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我们希望让更多‘武汉智造’的人形机器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