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解决企业难题8000余项 直接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湖北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实践获点赞推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07:46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黄杨 常承恩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夯实支点建设战略支撑。11月5日,从湖北省知识产权局获悉,由湖北首创的知识产权专员认证培训4年来,累计培训超过5万人次,获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优秀案例,并在外省复制推广。

全国首创知识产权专员认证培训

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专利被侵权了,怎么保护?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测电子”)主动出击,4年内两度起诉侵权者,获得最高人民法院支持胜诉。该案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4)》。

成功维权的专利是一种蕴含在软件程序中的抽象技术,突破了国内测试技术的瓶颈,打破国外垄断,大幅提升检测质效,曾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精测电子知识产权负责人唐奇林表示,企业维权不仅是为自身技术“正名”,更希望向行业传递尊重知识产权的信号,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今,专利已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唐奇林是精测电子的第一个知识产权工作者,他用“专利导航分析”帮助企业规避一个个专利壁垒,确保高端检测仪器的国产化供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湖北为企业高管开设战略总裁班,为研发人员举办专利撰写工坊,为初创企业提供普惠课程,由湖北首创的知识产权专员认证培训4年间覆盖5万人次,获评国家优秀案例并在山西复制推广。

全国首个省级知识产权专员师资库

近日,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十周年暨“十五五”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讨交流活动上,华中科技大学等18所高校签约成立湖北高校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合作联盟,实现人才共享机制新突破。

“国家局将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作为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战略引领,打造世界一流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活动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副司长赵勇对湖北在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

自2015年设立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以来,湖北构建了以1家国家级基地为引领、17家省级基地为支撑的人才培养网络体系。其中,国家级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地聚焦知识产权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学科目标,成效与国际影响力显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资深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曾表示,知识产权制度现代化建设是中国话题,也是世界话题,中国的经验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也将为世界文明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获悉,湖北建设全国首个以实务培训为主的省级知识产权专员师资库,聘请了以吴汉东教授为首席专家的180名实务专家。今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长江大学4所设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招收知识产权专业学生近千人。

为企解题 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在华中科技大学基地,全面实施的“龙头企业对接计划”,为近200家骨干科技型企业匹配技术需求对接500余次。武汉理工大学基地建立专利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绘制面向湖北产业链的科技创新知识图谱。

在咸宁基地,累计投入经费700余万元,推动设立“桂花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基金”;在宜昌基地,承担各类科研与市级培训项目60余项,今年宜昌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实现了宜昌在中国专利金奖榜单“零”的突破。

“中国是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的重要的一极,已经奠定了作为全球创新者的地位。”在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2025年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表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各利益攸关方的联系和合作,助力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据刘华介绍,武汉作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位居全球顶级科技集群排名第13位、中国第5位,2024年专利授权量超7.1万件。

10年来,全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线下培训各类人员超11万人次,线上直播课堂覆盖人群超百万人次,帮助服务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问题8000余项,直接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吴骏表示,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紧密对接湖北“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前瞻性需求,以“强基础、提能力、促实效”为根本导向,坚定不移筑牢支点建设的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以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赋能湖北高质量发展,推动荆楚大地科教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