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装机总量占全球将近一半。面对新能源消纳和高耗能行业深度降碳等新挑战,“十五五”时期将如何破局?


在江苏盐城大丰海域,巨大的风电叶片在百米高空与轮毂的每一次精准对接,都让这片风场距离11月底的全容量并网发电更近一步。85公里外的码头上,出海窗口期的到来加快了这里的装载节奏。


岸上的起吊和甲板上的焊接严丝合缝地进行。2025年,这个码头已发出近200套风电主机,支撑了大丰海域165万千瓦海上风场的建设。


当这艘货轮抵达风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也照耀在了产线上,最后几台等待发运的机组即将下线。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和风电走向深远海,这里的产品也在不断升级。

背靠风电产业园,这家整机企业,平均每台风机主机的生产周期在7—9天,发电机和机舱等大部件就在一墙之隔。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和智能高效的生产不仅支撑起国内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还为全世界提供了70%的风电装备。10年来,推动全球风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下降超过60%。

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光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快速增长的新能源电力将如何消纳?

这条专线,一头连着绿电生产,一头连着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十五五”期间,全国计划建成100个左右的国家级零碳园区。

园区的许多小细节都展现出对“以绿制绿”路径的探索,绿色氢氨醇的制取也是这里的重点发力方向。

除了吸引有绿电需求的增量项目,园区还撬动着周边存量项目的深度脱碳。这家钢铁企业正在新建一台135兆瓦的超临界发电机组,用来替代老旧机组,利用余热和余气发电。

作为能源消费大户,这家钢铁企业在零碳园区规划之初就深度参与其中,通过布局上下游配套企业,兼顾减排与固废处置等行业难题。


协同降碳的思路让钢铁丛林释放出绿色生机,而在同一片天空下,滩涂上的生灵早已经敏锐地感知到这股崭新的生命力。

当海水退去,潮汐树自由生长,天南海北的候鸟陆续抵达,空中的鸟浪与麋鹿拨开的水浪遥相呼应。

地处世界上最繁忙的候鸟迁飞通道,秋末冬初的野鹿荡,万类霜天竞自由。起初,这里只是一片荒滩。如今的浅滩、港汊、沼泽、树桩,都源自老马和同伴们的悉心修复。

野鹿荡不仅聚集了许多动物界的“大明星”,还有不少野生的“小精灵”。



滩涂上的小草组成了南黄海野草种子基因库,将为更多盐碱地带去绿色希望。这个始于播撒草籽、修筑河沟的故事,已经远远超越了老马最初的想象。当太阳西沉,月亮高悬,千万年前的星光会穿越通透的空气,抵达这里每一双驻足仰望的眼眸。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星空与大地联动,野鹿荡成为长三角唯一一个世界暗夜星空保护地。天体的升落是自然界的时钟,随着圆形的顶盖缓缓打开,一座天顶筒望远镜对准深邃的天空,这是位于野鹿荡的国家授时中心北京时间观察站。有利的观测条件进一步提升了数据的测量精度,时间科学将在这里找寻更多答案。



转动的叶片、流淌的时间、东升西落的日月星辰、春去冬来的南飞候鸟,伴随着海洋、湿地、森林的呼吸,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组成了美丽中国的一个片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