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这两天,山东滨州、辽宁丹东、江苏常州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
在山东滨州市无棣县的一所小学正在进行一场应急疏散演练。学生们在消防员和老师的指引下,弯腰低姿、捂住口鼻,快速有序撤离。随后,当地供电部门和消防员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问答,将安全用电和火场逃生的知识,变成了孩子们能听懂、能记住的“生活小贴士”。

在辽宁丹东市,消防部门持续推进消防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在农村,重点科普液化气罐的安全使用方法;在社区,结合电动车充电等真实场景传授知识;在企业,员工在消防员的指导下,实际操作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学习如何根据火情正确选择灭火设备。

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 杨春生:按照巡、查、宣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开展分众化、精准化消防宣传活动,让身边的消防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提高全民安全用火用电意识。

在江苏常州的一处大型商圈,消防宣传充满了科技感和互动性。消防员利用烟气模拟装置,直观展示火灾中的致命烟气如何蔓延;现场消防搜救犬的精准搜救表演,赢得大家阵阵掌声。同时,无人机挂载灭火弹等新型高科技装备的集中展示,让公众大开眼界,在体验中学习到消防知识。
北京举行消防安全活动 展示科技成果
这个周末,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北京举办了2025年“119”消防救援科技文化活动,集中展示了消防救援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消防安全向公众进行科普。
此次活动设置了科技展示、文化浸润、科普互动三大板块。科技展示板块聚焦AI赋能消防救援科技成果,集中呈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庭、办公及工业场景的用火用电安全监测、预警与防控等创新应用;文化浸润板块展现了消防职业文化内涵;科普互动板块则围绕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消防安全重点场景展开,组织了油锅起火、电动自行车起火等灭火演示,还设置了狭小空间逃生、滑绳自救、水枪射靶等实操体验项目。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院长 徐放:我们想通过科技创新来进一步提升整个社会消防安全预防能力,包括我们救援救助能力的提升,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辅助决策能力,智能指挥能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