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郝薇薇)外交学院第四届“外交礼仪”研讨会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从事外交外事礼宾礼仪研究的外交人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外交礼仪的理论与范式创新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其在文明互鉴中的桥梁作用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会长旷伟霖认为,中国的外交礼仪既继承优良传统,又遵循国际惯例,不断创新发展,在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此次研讨会,可对外交礼仪的教学、研究、传播进行梳理总结,进而更好服务外交工作。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指出,本次研讨会搭建起一个跨学科、跨机构的学术交流平台,探讨了外交礼仪的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学科路径、教学发展、实践探索,将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别是礼仪体系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第四届“外交礼仪”研讨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外交礼仪研究分会主办,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承办。来自外交部、全国20余所高校、地方外办的50多位代表围绕“全球治理变革中的外交礼仪实践”“新时代外交礼仪的理论与范式创新”“外交礼仪研究的学科化路径”“文明互鉴视域下的外交礼仪制度”四个专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外交礼仪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应结合时代发展新趋势,深化外交礼仪的跨学科研究与体系化构建,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使外交礼仪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