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孟梦、韩雨薇)记者3日从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湖北先后遭遇极端旱情、梅雨集中强降雨、中小河流超历史洪水及汉江“最密集秋汛”四重考验。全省上下科学防控、精准应对,启动洪水防御应急响应22天、干旱防御应急响应31天,实现“江湖安澜”,水旱灾害防御成效显著。
今年湖北气候极端异常,去年7月出梅后遭遇跨季跨年气象干旱,今年7月出梅后35℃以上高温日数达43天,为1961年以来最长。汛情同样严峻,梅雨期间,281站次降雨突破历史极值,酉水流域发生1956年以来最大洪水,来凤站超历史极值1.14米。9月以来,汉江流域旱涝急转,累计降雨量为多年同期均值的2.8倍,创1961年以来第一位。汉江上游相继形成7次编号洪水,遭遇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密集秋汛”。
面对严峻形势,全省水利部门落实“四预”措施,全力应战。
提前部署预置力量,逐级明确公布6.7万名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压实防御责任;全面完成102处堤防大坝开口工程复堤复坝,151处水毁工程修复,确保达到度汛要求。
精准研判科学调度,联合气象、应急等12家省直部门滚动会商,入梅前腾出库容95亿立方米,通过预泄腾库、拦洪错峰、蓄水抗旱,有效减轻灾害影响,圆满实现“丹江口水库蓄满、汉江中下游全线水位不超警戒”目标。
预应一体守牢底线,首次联合省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洪水预报、水情预警等各类预警预报1994期,落实预警叫应“十条措施”和“3345叫应法”,成功避险75起山洪灾害。
在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的同时,全省水利部门同步聚焦民生根本,全力做好保供保灌,抢抓降雨过程、增蓄湖库塘堰水量74.07亿立方米,调度引江济汉、碾盘山、兴隆、长江盐卡闸、鄂北工程等20余处抗旱骨干工程调水补水58亿立方米,全省434处大中型灌区供水110亿立方米,助力粮食稳产丰收;通过清淤疏浚、延伸管网等措施改善汉江沿线20个水厂取水条件,保障饮水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