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恩施州工商局发布的《恩施州2018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全州实有市场主体总量比去年底增长14.2%,增长率创历史新高。
2018年底,全州实有市场主体258628户,比去年底增长14.2%。其中,实有企业类市场主体总数51308户(内资企业4930户、私营企业46103户、外商投资企业275户),比去年底增长30.92%;实有个体工商户19479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2524户;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5908户。
《报告》分析了全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的四大有利因素。“四大产业集群”引领,州委、州政府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带动了农业、旅游业等行业高速增长。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住所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多证合一”改革、“证照分离”改革等“放管服”改革,使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营商环境优化的促进,州委、州政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实施了优化政务环境、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等措施,全州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精准脱贫带动,全州抢抓精准扶贫脱贫的历史机遇,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产业“造血”,推进茶产业提升工程,实施电商主体培育,助推恩施高新区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
《报告》认为,全州市场主体发展也存在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市场主体总量偏低、规模较小,个体工商户占比75.32%,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缺少市场竞争力;市场主体融资难,资金流向多瞄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绝大部分市场主体融资存在较大困难;“宽进”后“严管”联动滞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带来诸多监管难题;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放管服”改革需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等有待进一步规范。
《报告》建议,进一步发挥产业导向,紧紧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建设,继续抢抓精准扶贫机遇,建立和完善产业导向机制,引导投资者资金流向相关重点领域和行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鼓励各商业银行扩大对有市场前景企业的贷款发放力度;完善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信用环境,用好股权出质登记、动产抵押,帮助企业盘活“静态”资本,将“死股权”变为“活资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投资审批服务效率,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落实国务院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加快培育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小微市场主体,提升整体存活率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