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鄂州新闻 > 湖北日报·鄂州

鄂州这座"城中湖"一直被污染困扰,难题如何破解?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0日14:17 来源: 湖北日报

鄂州洋澜湖面积6400余亩,20年治污,人力、财力投入很大,但绩效的常态和持续却没得到保证。旧问题刚解,新问题又来,污染一直困扰着这座“城中湖”。

自去年初起,鄂州市委、市政府制定洋澜湖综合治理分步实施方案,力争7年后湖泊水质提升至Ⅲ类。新一轮治污,有什么新思路和新措施?湖北日报记者近期深入一线调查。

2

"这次治理从雨污分流开始"

鄂州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一年前,这里拥有9万吨日处理能力的设备往往处于“饥饿”状态。

“这是洋澜湖截污力度加大带来的变化。”市环保局局长胡太平介绍,起初掌握的入湖排口只有88个,去年3月借洋澜湖排水清淤之机,沿28公里湖岸彻底排查,最终确定为145个。其中,有43个排口需进一步整改,主要是雨污合流。“鄂州主城区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欠账多,大多数片区及其支路改造滞后,下雨天大量雨污混合水溢流入河,直接导致湖体水质下降。”市政府工程管理中心主任汪涛说。

在鄂州高中东侧,发现了一个雨污合流排口。施工方针对学校体育场厕所和食堂污水管道混接问题,新建管道将污水截流纳入,再送至污水处理厂。对一些居民区雨水及生活污水管道串接的情况,则一律封堵现有排口。

和过去侧重主管改造不同,此次改造是排污的主管、支管乃至“毛细血管”一起推进,真正实现雨污分开。为此,鄂州规划和实施了多个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以及雨水调蓄池、雨水收集系统、沿湖生态隔离沟等工程。

“病在湖中,根在岸上。只有从源头堵污控污,才能让湖泊少纳污甚至不纳污。”市湖泊管理局副局长叶斌说:“这次治理从雨污分流开始,同步解决点源、面源污染问题。”

"生态补水工程"已经启动

除了污水入湖排口,连湖河道的截污也是关键。酝酿多年的“三山湖——洋澜湖生态补水工程”已启动。

“如果来水在入湖河道被污染,即便环湖排口全部实现截污,也不能彻底改善洋澜湖水质。”叶斌介绍,小桥港、英山港、洪港和五丈港是天然河道,此次综合治理将河道水环境整治纳入统筹对策中。

其中,小桥港、五丈港的治理及清淤修复工程正在实施。环保部门将全面清理河道沿线的污水排放,先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接下来启动15个截污控污项目,严控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入河道。

“为改变水流不畅,洋澜湖治理曾多次利用江湖水位落差引水换水,对湖泊水质有短期改善,但长期效果甚微。”市水务集团总经理助理周青表示,“三山湖——洋澜湖生态补水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定期引水2至3次,从而让湖水常年处在“活”的状态。

据了解,该工程进展顺利,提升泵站已建成,引水通道接近尾声。同时,三山湖正实施和洋澜湖一样的入湖排口截污工程。早些时候,三山湖水域还拆除了湖中围网、湖面餐馆。

“多项举措发力,将确保调入洋澜湖的三山湖水质达标。”叶斌说,从全流域角度审视湖泊治理,体现治理的系统性,这是实现洋澜湖标本兼治的必由之路。

岸边和水中一起开展生态修复

按工程进展,洋澜湖流域到今年底将实现污水全收集,污水处理率有望在95%以上。

“解决城区生活污染和流域性污染问题,是求解根治‘城中湖’污染难题的第一步。”叶斌说,回顾洋澜湖历年治理,重工程治理轻生态修复,重建设轻监管,导致很多项目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和监管并重,将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融为一体。”胡太平说,生态修复被列为治理主要内容之一,从岸边和水中一起开展水生态环境修复。

近一段时间,洋澜湖畔散步的细心市民会发现,硬质驳岸渐渐被生态护坡替代,亲水植物、湖底水草都添了品种……这些细微变化源于治湖措施的一部分:正在建设中的道路透水铺装、雨水湿地、调节塘、渗管(渠)、植被缓冲带等。

“岸边渗透性植被草沟下面还隐藏生态截水沟,是为了阻止雨水、污水对湖水的冲刷。”周青说,这一做法如获成功,也将在4条连湖河道和三山湖水域推广实施。

目前,市环保局已增设6个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洋澜湖水质变化,重点关注进水港、出水港、湖中心等节点位置。结合“智慧鄂州”建设规划,该局还将建立洋澜湖在线监控系统,实现监控监测信息化和工作调度信息化。

【责任编辑:周婵】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