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滚动

李正琪:痴迷地质50年 挖掘郧县恐龙化石“助产”湖北地质公园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3日07:14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李正琪(右一)在郧县恐龙蛋化石修复现场。(图片由本人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宇通讯员张宏福

繁华的汉口航空路口,一栋不起眼的白色建筑——湖北地质博物馆里,有着46亿年来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

“这是‘灯影恰尼虫’化石,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块古动物化石,也是全球唯一一块‘恰尼虫’实体化石,距今约5.8亿年。”“这是从江西萍乡带回来的,国内独有的‘铁化木’,源于侏罗纪时代。”……曾担任12年省地质博物馆馆长的李正琪,对这里的一切如数家珍。

今年75岁的李正琪,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国找矿,到90年代中期从事古生物化石保护,再到新世纪推动我省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已经在地质领域探索50年的李正琪,脚步从未停歇。

发掘第一头“湖北郧县恐龙”

走入博物馆4楼古生物厅,一个高近3米、长近6米的恐龙化石骨架映入眼帘。“这是第一头以湖北郧县命名的恐龙。”李正琪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时,神情颇为自豪。“‘湖北’是种名,‘郧县’是属名,意为纪念湖北省出土的第一具较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如果在其他地方挖掘相同种类的恐龙化石,都得命名为‘湖北’。”

看着这头拥有59块完整恐龙脊椎化石的“湖北龙”,李正琪有着说不完的话——

时光回溯到1997年7月。湖北郧县(今郧阳区)梅铺镇李家沟村传来消息:农贸市场施工时发现了动物骨架,不像牛也不像象,倒像有关资料和电视中所说的恐龙。

时任湖北地质博物馆馆长的李正琪,闻讯赶赴现场,确认这个不像牛不像象的动物骨架正是恐龙化石,产化石地层为白垩纪(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地层。

一年零三个月后,清理出的化石运抵武汉。经过拆包修复,李正琪和他的科考队修理出比较完整的恐龙化石399块。根据股骨数,推测发掘点曾埋藏了大小、种类不同的8个以上恐龙个体。

后来,专家通过拼接发现,梅铺出土的恐龙是梁龙和巴克龙。

上世纪90年代初,电影《侏罗纪公园》唤起人们对恐龙乃至古生物的兴趣。从1997年到现在,李正琪一直奔波在一线:湖北哪里发现了恐龙、恐龙蛋化石,他必然奔赴现场一探究竟;哪里需要为保护恐龙、恐龙蛋化石宣传,他也一定欣然前往。

今年3月,李正琪应邀担任湖北邮政“郧龙家园”主题邮局名誉局长,他期待能为恐龙文化、恐龙化石科普工作的传播以及保护继续出力。

“助产”湖北地质公园

湖北地质博物馆副馆长王镝,曾长期和李正琪赴野外考察。谈起老馆长,他满是敬意:“省内的每一个地质遗迹点,李教授都走遍了。”

现在,地质公园成了我国保护遗迹和发展旅游经济的亮丽名片。但很少有人知道,湖北地质公园建设工作的起步和李正琪密切相关。

2000年初,李正琪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获悉四川正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当时湖北没多少人知道国家地质公园是怎么一回事。”前往四川考察后,他立即起草了建设湖北省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的建议,拉开了我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序幕。

目前,我省已有2个世界级地质公园,9个国家地质公园,16个省级地质公园。其中80%的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等都有李正琪及其团队的努力付出。

2015年,李正琪团队参与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的部分建设工作,要采集遗迹数据并建设数据库。“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广,很多遗迹点常年无人前往,采集工作很有挑战性。”王镝回忆。

南天门位于神农架西部探险区,山路崎岖,怪石嶙峋。2016年6月5日,李正琪带领项目组前往南天门遗迹点调查。“路很不好走,容易崴脚,只能靠着地形图配合GPS寻找。”近7个小时的山路让王镝记忆深刻。两年内,李正琪和团队一起,就这样跑遍了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107处地质遗迹点。

野外工作艰辛,李正琪却甘之如饴。尽管年事已高,李正琪每周仍然工作六天半,“除了野外考察研究以及日常其他工作,心思都放在写地质科普读物上。”今年4月,李正琪主编的第四本地质科普图书——《大自然的精华:湖北矿物》出版,他说:“希望将自己一辈子的所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地质科学。”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