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1月29日电 通讯:英国电视观众爱上“中国时间”
新华社记者 张代蕾
中国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英国天空卫视开始每天播出曾“火”遍中国的电视剧《琅琊榜》,说英语的梅长苏、霓凰郡主令英国观众大呼过瘾。《中国春节》《春晚探秘》等中国纪录片也将在春节期间登上英国荧屏,让英国观众通过电视了解中国农历新年。
这是英国天空卫视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开办的“中国时间”春节期间的节目安排。
2016年底,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配套活动, “中国时间”正式启动。天空卫视频道目前每天播出4个小时英文配音的中国纪录片、电视剧和动画片,收视覆盖英国及欧洲大陆超过1000万收费用户及300多万免费用户。
这是中国首次在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媒体开设纯英语的中国节目时段。两年多过去,效果如何?
“中国时间”在英国的合作方英国德孚传媒首席执行官隋松岩告诉记者,开播以来,“中国时间”至今已播出《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园林》《丝路》《瓷路》等60多部中国纪录片,《李小龙传奇》等3部电视剧以及两部动画片《围棋少年》《小鲤鱼历险记》,得到英国电视观众认可,一些节目长播不衰。
英国收视调查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在试播阶段就有半小时12万人次的收视率,而且每次重播都能收获新观众;《李小龙传奇》一集的收视人次达到20万;具有中国风的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播出后,许多观众在网络上点赞。
“随着中英两国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英国民众对中国有强烈的了解欲望,特别需要一个来自民间、综合的媒体平台来提供接地气的中国故事。”在英国工作生活多年的隋松岩说。
优质的电视内容也需要精心推广。为了尽可能贴近当地观众,起到更好传播效果,“中国时间”的节目从译制、配音、剪辑、简介到播出时间都有讲究。
隋松岩说,在节目开播前,团队对英国观众的收视习惯和爱好做了大量前期调研。例如,“中国时间”所在的天空卫视192频道主要用户是英国中产阶层家庭,其中半数以上观众是女性,那么在播出节目挑选和编排上,就要更多考虑这一收视群体的兴趣和需求。
一些节目的配音原来是美式口音,在英国播出前需要重新配上英音;一些节目因为播出时段在晚上9点前,所以必须剪掉血腥打斗镜头,以符合儿童收看标准。还有一些节目需要更多加工,做好本土化的重新包装,以拉近与本地观众距离。
例如,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内涵深厚,英国观众理解较难,因此在播放初期收视效果不理想。团队决定增加一个开篇解说环节,请《孤独星球》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主笔达米安·哈珀撰稿并担当出镜解说人,到川宁等英国知名茶叶品牌店实地拍摄解说,把中国茶与英国茶联系在一起,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重新包装后的纪录片大获成功,半小时内吸引38万人次收看,创下“中国时间”在英国的收视纪录。
如今,“中国时间”日益成熟,在节目选择、编排和推广环节都积累了不少经验,2017年至2018年的收视率在网络媒体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比上年度增加15%。
去年起,“中国时间”开始尝试自己制作节目,邀请一支英国摇滚乐队到中国西安采风,把西方流行乐和陕西民歌互鉴交流的过程拍成纪录片,让英国观众通过他们熟悉的形式和面孔了解中国文化。该片计划今年播出。
隋松岩认为,对比过去单纯出口电视节目到海外市场,“中国时间”的做法更贴合海外观众需求,是中英文化交流合作的一个创新平台和窗口。他同时强调:“英国观众对中国电视节目的认可,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这促使更多英国人想要了解中国。”
英国国际发展部国务大臣、曾在中国做慈善徒步的麦克·贝茨勋爵也是“中国时间”的观众,他称赞“中国时间”努力从文化层面把中英两国人民联系起来。
他说,文化总能够把不同国家的人民拉近。每年中国春节都有近百万人参加伦敦的庆祝活动,观看舞龙舞狮、欣赏中国音乐、品尝中国美食。“我在中国行走的时候,也发现中国人民对英国最直接的了解不是来自政治和贸易,而是来自文化,来自《唐顿庄园》,来自足球……我希望‘中国时间’的观众也会像我一样,被丰富、神秘又不失现代和活力的中国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