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至31日,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两天时间,中美双方在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指引下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双方还明确了下一步磋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过去10个多月,中美经贸摩擦几经起伏。如今,中美双方经济团队通过坦诚、具体、建设性的讨论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让国内外很多希望尽快结束这场纷争的人们感到高兴。不过要看到,对中方在磋商中是否应该作出承诺回应美方关切依然存在部分疑虑。这既没有看到中方自始至终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立场,也没有认识到中国扩大开放方略并不会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眼下正在进行的中美经贸磋商,在坚决维护我国核心利益的同时,应视为我们以开放促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我们需要稳妥地利用好这个契机来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要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局面之中正视危机、妥处风险、把握机遇。这不仅要求我们牢牢坚守国家核心利益不动摇,更需要用好衡量中美经贸磋商进展的三把“尺子”,有意识地利用一切“危”中之“机”来做强做大自己。
第一把“尺子”,要看是否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中方愿意根据国内市场和人民的需要扩大进口,包括将有力度地扩大自美农产品、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服务产品进口,这有利于满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其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是落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大局之上。
第二把“尺子”,要看是否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核心诉求在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只能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只有以开放促改革,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才能真正促成中国经济从“大”到“强”的转变。
第三把“尺子”,要看是否符合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2017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渐步入危机后的深度调整阶段,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直接威胁。对此,中国积极倡导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加以解决。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是中国传统智慧在当代世界发展中的创造性应用,极具针对性。以扩大开放为例,一方面契合了国际社会对拓展中国市场、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则契合了中国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背景下对优质、特色商品和服务的旺盛需求,这是合作共赢理念的最好诠释。只有共赢的世界,才有美好的未来。
对中国而言,用好衡量中美经贸磋商进展的“尺子”,其核心思路在于“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也是中方在中美经贸磋商中所要坚持的“中国节奏”。无论最终谈判结果怎么样,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有利契机,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总之,中美经贸磋商能取得当前积极进展来之不易,双方应牢牢把握眼下的重要机遇,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珍惜已经取得的积极进展,争取收获更多积极成果,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尽快回到正常轨道。(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