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一代代外交官报国为民,为祖国交朋友,为世界谋和平。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节点,人民网推出“新中国成立70年·大使说”系列报道。本期回顾中国前驻越南大使李家忠的故事,文章内容摘编自李家忠大使《中越关系四十年亲历》一书。
在李家忠近40年的外交生涯中,他曾四次被派到我国驻越南使馆工作,在那里度过了18个春秋。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见证了中越关系发展,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献给了中国外交事业。
初抵越南 在战争环境中接受考验
李家忠原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58年,为落实周恩来总理提出培养通晓亚非国家语言翻译的指示,组织上决定将他调到北京大学东语系,改学越南语。虽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但李家忠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分配。1963年,李家忠进入外交部,两年后便被派到驻越使馆。当时正值美国侵越战争时期,在战争环境中工作,对李家忠来说任务十分艰巨。
抵达河内后,李家忠便感受到浓浓的备战气氛。为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中国援越部队为使馆修建了防空洞。不久后,美国开始对河内进行大规模轰炸。“在河内工作五年,钻过防空洞的次数多到难以计数。”李家忠在书中写道,“美国很清楚中国是支援越南抗美的大后方,因此中国驻越南使馆是美军轰炸的重点目标。”
他在书中回忆了一桩当年使馆被轰炸的往事。1960年12月的一天,李家忠正与使馆同事吃午饭,武官处同志突然来通知他们饭后立即进入防空洞。当天午后,美国飞机多批轰炸河内市区。李家忠回忆道,当时有四架美机在使馆上空盘旋,其中两架向使馆俯冲,发射一枚导弹炸毁使馆电影厅大楼西南角,楼顶被摧毁近一半,门窗玻璃全部破碎。多亏使馆同志们提前钻进防空同,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时胡志明主席亲自到使馆看望工作人员,表示慰问。
在驻越使馆工作期间,李家忠多次为在越南执行任务时牺牲的中国战士们扫墓。“在驻越使馆工作的第一个五年,是我一生的重要经历。”李家忠曾表示,“这对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以及一个外交人员如何对待生与死的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
出使老挝 积极推动两国经贸合作
1994年,李家忠出任驻老挝大使。当时正值中老关系重要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是李家忠的工作重点。提起出使老挝的过往,李家忠对力挽狂澜争取老挝国际航线经营权一事印象十分深刻。
在李家忠到任后不久,老挝总理府部长向他透露,港中旅同老挝航空合作经营的老挝国际航线亏损严重,双方合作关系也欠融洽,继续合作无望。他希望李家忠帮助找寻另一家中国航空公司成为新的合作伙伴,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扭转颓势。“当时澳大利亚、法国、泰国等多家航空公司都在积极活动,千方百计取代港中旅。”据李家忠回忆,“我当时想绝对不能让其他国家航空公司从我们手中夺走老挝国际航线的经营权,因为这关乎中老双边经贸关系,更直接关系到我国大西南的对外开放。”
为此,李家忠在其中积极推动,多次向民航总局和外交部发电,说明情况和利害关系,请国内尽快推荐一家航空公司。他还多次与老挝总理府部长谈话,了解老挝政府的正式意见。在使馆不断推动下,云南航空公司购买港中旅全部股权,成为老航新的合作伙伴。双方签订了两国民航合作协议,两国间又新增添了一个重要合作项目。“要想促成一个像样的合作项目并非易事。”李家忠写道,“要有信心,不怕困难,更要有高度责任感。”
亲历中越边境谈判 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界
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越关系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中越两国就开始进行边界问题谈判。一直到1991年后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边界谈判才取得重大进展。
李家忠直接参与了中越划分北部湾谈判和陆地边界谈判,见证了这场谈判从克服重重难关到最终尘埃落定。
1974年和1977年至1978年,中越两国政府分别举行了划分北部湾问题和陆地边界问题两次谈判。在这两次谈判中,李家忠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的翻译。由于历史上中越边界是由满清政府和法国政府签约划定的,中越两国政府达成以中法界约为基础,参照现实情况重新确定边界线走向的共识。为仔细了解中法界约,李家忠和同事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搜集齐全中法界约的中法文本,以确保理解准确。为进一步熟悉界务,李家忠参与了广西组现场边界考察,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广西西部起,走过了六县一市。
1995年李家忠出任驻越大使。在他担任大使期间,中越陆地边界谈判进入了实质性解决问题阶段。联合工作组谈判轮流在北京与河内举行,李家忠参与内部讨论谈判方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每轮谈判结束后,李家忠都设方了解越方对该轮谈判的评价及对下一轮谈判的打算。“我多次请越南政府边界委员会主任共进午餐,互相交换看法。”李家忠在书中写道,“事先我会告诉他只有我一个人到场,说清楚两人的谈话都不代表政府,这样氛围会轻松一些,双方也会敞开发表意见。实践证明,这样的谈话很有参考价值。”
在双方不懈努力下,1999年底,中越陆地边界问题全部解决。2000年底,中越双方签订两国划分北部湾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两国在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问题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中越关系中的大事。”李家忠曾表示,“这使中越关系的政治基础更加稳固。”
与越南朋友共庆祖国50岁生日
1999年与越南朋友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50年的热闹给李家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越方对我国国庆50周年极为重视。当时两国关系在经历了曲折之后恢复顺利发展,越南各界朋友对中越关系正常化十分珍惜。“越方精心安排了各种活动,还专门成立了指导小组。”李家忠回忆道,“为了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他们做了许多努力。”越南新闻媒体纷纷向使馆约稿,李家忠受邀到越南中央电视台发表电视讲话。除此之外,越中友协组织越南各地群众参加中国文化部为新中国国庆50周年举办的知识竞赛,从儿童到老人都踊跃参加。“甚至有人直接给我打电话问正确答案。”李家忠写道。
在一系列活动中,尤其令李家忠感动的是越中友协举行早年在中国学习的越南留学生集会。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为越南培养了留学生、研究生,他们学成回国后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留学生表演了《打靶归来》《歌唱祖国》等歌曲。“当年的留学生多数都当上了爷爷奶奶,但他们个个情绪高涨,戴着红领巾表演。”据李家忠回忆,“我一直沉浸在充满友情的气氛中。这次集会也引起越南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响。”
在越南工作期间,李家忠为中越友谊做出的积极贡献得到越南领导人的认可,在他离任前,李家忠被授予崇高的友谊勋章。
笔耕不辍 继续服务中国外交
从事外交工作近40年,李家忠一直将周总理提出的外交人员必备品质“站稳立场、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牢记于心。“周总理说过,外交队伍是文装解放军。我对自己别无他求,几十年来努力当一名合格的战士。”李家忠曾说,“我会永远珍惜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离开外交第一线后,李家忠仍笔耕不辍。他加入了由外交部写作爱好者自发成立的外交笔会,为《百年潮》《党史纵横》等刊物撰写文章,并出版了《胡志明传奇的一生》《印支外交亲历》等四本书,将自己的外交故事记录发表,继续为中国的外交事业服务。
谈到对外交工作的体会时,李家忠在书中表示,外交无小事,一定要有高度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作风。“做外交一定要有高度责任感,要密切关注驻在国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扎扎实实,实事求是,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在外交部奋斗一生,李家忠为中国外交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倍感自豪。“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我重新走进外交部,相信我会干得比过去几十年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