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原文 悟原理】
作者:杨煌(求是杂志社评论部主任)
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治吏经验。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严把德才标准。德才兼备,方堪重任。”
修齐治平、立德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官先做人,做人要先立德。从古至今,我国历朝历代贤明的统治者大多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大名鼎鼎的周公力主“惟听用德”,儒家的先驱孔子强调“为政以德”,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则提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历史上各代的官吏考核都将道德放在首位。如周代考核“考其德行道艺”,秦汉提倡“敦厚、质朴、逊让、节俭”的“四行”道德考核,西晋将“正身”放在地方长吏考核条例的第一条,唐代在“二十七最”考核标准前提出“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的“四善”道德考核等。
在中国革命斗争和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更是始终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毛泽东同志说过:“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此外,毛泽东同志还提出实行“知人善任”的干部政策,搞“五湖四海”全面团结干部的方针。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不能重德轻才,也不能重才轻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新时代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情况又提出“三严三实”,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个铁一般”,即“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等要求,对党的高级干部、县委书记、政法干部、军队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等,分别提出具体要求,细化、丰富了20字好干部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要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德的优秀传统,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干部的一贯要求,同时赋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别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政党的要求,把德在新时代的要求加以具体化、明确化,强调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这些重要思想,抓住了新时代干部工作的核心问题,为选人用人树立了时代标杆。
在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人用人必须把好政治关,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党员干部甚至是党的高级干部,很多就是在这些方面出了问题,在对党忠诚上出了问题。尤其是那些政德缺失的“两面人”,恶化政治生态、损害党心民心,对党和人民事业危害很大。“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切实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甄别出来、清除出去,杜绝政治隐患。
当前,伟大的事业需要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这一点,从一开始就要把握好,确保选的苗子政治上过硬。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能说对党忠诚吗?有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八小时之外找不到人,能说对党忠诚吗?这样的干部,真到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吗?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历史上,曾有过只为求才而无视德,致使最终乱国败家的悲剧,也有过看似忠诚却无才,最后误事误国的悲剧。德才需要兼备,偏废哪一方面都是不妥的。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我们的干部德才兼备,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这就必须让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激发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实践磨炼中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以担当起新时代的重任。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6日 02版)